1皇帝初登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摄政王是一个吃力不讨好,权利很大但是容易招史官骂的职位。

    先皇崩,有一封遗诏,立太子为新皇,新皇年幼,故立先皇幼弟十王逍遥王为摄政王。

    “十个王爷,为什么要选本王?”摄政王本人接到密诏时,比大臣更震惊。

    宣旨太监保持微笑,只是额头上的青筋都快冒出来了:“自然是先皇器重殿下。”

    逍遥王殷熠本人没有什么事业心,先皇这个当哥哥的也算讲究,给他划一块富庶的封地,建了个大大的王府,还封了他一个逍遥王。

    “本王的人生,注定要平和、美满、一帆风顺……”殷熠想起自己年少感慨,惊觉世事无常。

    直到自己抱着新皇从长阶一步一步走上大殿,他依旧觉得不那么真实。

    第一个问题来了,整个大殿里就这一个椅子,他坐不坐?

    第二个问题,小皇帝那么小,坐的东倒西歪是不是也不太好?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都走到这了,才发现根本没人给他对过流程问题?

    礼部的问题,回去他就要把礼部的人都记下来。

    那现在如何呢?殷熠自己个坐到龙椅的正中央,双手扶着皇帝的腰,将小皇帝的双脚放在了自己腿上。

    下殿群臣见他坐在龙椅上,觉得有些不合规矩,可本朝并无摄政王先例,无从考究。但史书也并没有写摄政王不能抱着小皇帝坐在龙椅上。

    归根结底都是礼部的错,这等重要仪式竟不与群臣商量……

    “陛下,看前面,那是你的群臣,殿外的很远很远生活着你的子民。别怕,皇叔就在你身后。”

    殷熠这时候才想到,早知道让人做点异象祥瑞,好过这干巴巴的册封仪式。

    接下来就是册封官员,先皇给了他份《名臣录》,上面有各大臣喜好,长处,短处,家中几口人,人均几亩地,贪了多少等等信息,甚至连已致使的老臣都记录在上,相当完备,堪称《群臣使用手册》。

    殷熠都不得不心中叹服一句:“哥,真是亲哥啊,救大命了。”

    就按照名单上的人安排了几个重要职位的臣子,其余并不作改。

    群臣好立,各司其职即可,只是小皇帝的老师要好好选选。

    要人品好,诗书好,还不能太死板,最好再有点审美。官位不能太低,官场的东西没有经历过是教不会的。官位也不能太高,小皇帝听之任之容易造成权臣擅权。

    小皇帝才那么一丁点,教什么便是什么样。

    小皇帝的母族不显,生母早亡,倒是不用担心外戚。

    身旁的宦官也是要仔细挑挑,也不是没有朝代宦官当权,祸乱国政之事。

    养皇帝真难。

    重重思虑之下,殷熠却忘记了对于一个年幼的小皇帝来说,一个即将成年的摄政王威胁要更大一些。

    ???

    最后给小皇帝选的老师除了先皇内定好的御史大夫秦凌卫外,另选了户部左侍郎列云机,大理寺少卿费涿。其余人殷熠还在考察,横竖小皇帝还小,先学些经史子集一类的,横竖现在也不是让一个孩子代管朝政。

    他这个代管朝政的还得学着怎么混官场。

    至于为什么不找其他的王爷当摄政王,殷熠也想了很多,

    先帝生前有十个兄弟,先帝是嫡子却不是长子,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