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兆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着无常与神秘,想必是商人喜欢的模样吧?

    夜色业已降临,但武王并没有请她陈述今夜的星象,而是请尚父讲述在朝歌城的见闻。

    吕尚于殷都居住数十年,在那里有许多朋友和眼线,自文王返回西土之后,他过去在殷都结交的那些商人贵族们,也一并交由吕尚负责联络。

    此次吕尚亲自前往朝歌城,一为刺探商王的动向和国中局势,二为招揽更多贤明的人前来丰镐归附,若是能有巫箴这样逃离殷都的巫祝加入他们,那是最好。

    根据内线的情报,商王对一年前的孟津会盟并不在意,认为西土的小动作不值一提,且商王笃信周方伯曾与他在神明和先王的注视下结盟,共同奉献了祭品,如若反叛,神明必定会降罪于周。

    殷都的贵族之间已分裂出好几派,商王忙于将反对派作为新祭品处理掉,同时热衷于向东夷远征讨伐人方,并不愿分出精力来征讨隐忍不发的西土。

    “商王数次远征东夷,四土不服,兵马疲敝,或是良机。”吕尚移过放置在一旁阴影中的东西,由侍从呈给白?。

    是一小叠零碎的甲骨,上面刻着卜辞,内容多是在询问对于人方的战事是否顺利、商王及大军何时返回。

    “‘乙未卜’……”

    下面本应是负责占卜的贞人名字,不知为何用刀抹去了,只留下几道粗糙的刻痕,难以辨认。

    “‘贞:王其征人方,无灾?’是询问出征是否顺利……兆纹是……”白?对着烛火看了看卜甲的裂痕与颜色,“似是不详。”

    再看下面的占辞,果然也记录为“有祟”,但后续补充的验辞却完全相反:商王大败人方,胜利而归。

    其他卜甲的内容类似,于两季之中断断续续进行卜问,所得结果几乎全是不吉,参与占卜的贞人之名都在事后被匆匆抹去了。

    白?放下卜甲,问道:“卜甲贵重,当由贞人验看、保藏,怎会流出殷都?”

    “先王在殷都时,与太师箕子相善。”吕尚命人收回了卜甲,仍放回身侧,“据传此为禄子所卜,于数月前商王返回朝歌时匆匆命人销毁,为箕子所获,辗转送出殷都。”

    白?点头,既有内应,殷都又是那种松松散散的聚落结构,要偷偷送出些物品,倒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我虽不擅此道,亦曾听闻,贞人能操纵卜甲结果。禄子为商王嗣子,反复卜问,俱得凶兆,想必已自认为是天命所归?”

    在甲骨的背面钻凿过后,用硬木点燃烧灼,便于甲骨正面形成裂纹,即是可昭示吉凶的“兆纹”。

    如何钻凿、如何烧灼,便如何获得兆纹……正如巫祝们能总结出天气和星象的规律,数百年来专精于卜甲的贞人自然也掌握了操控兆纹的方法。

    身为后嗣的禄子频繁占问商王吉凶,负责占卜的贞人有意灼出象征凶兆的纹路,恐怕贞人和贵族早已打算趁商王外出争战之时反扑,这一道道的兆纹,不仅是对商王的诅咒,也是用于鼓舞人心的手段。

    只可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