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章 说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白?拿起一枚陶片,摩挲着陶片上的刻痕和朱红色的文字,上面记载的是打造不同针具所需的不同矿石配比,“人祭,其实古已有之,修筑屋舍之时,便用以压胜,后来善于铸造铜器的部族会以牲血为祭,直到将人投入炉火之中,以求铸器顺利。”

    “传说,成汤王曾在大旱之时以自身行?祭求雨,于即将点燃火堆之时,顷刻降下大雨,一时传为神迹。从此,人们笃信以人为祭更容易上通神明,直至今日,已有五百余年。”

    所以商人有什么错呢?他们是那样真心实意地信仰着他们的神明,甚至连自己的王都可以献给上天。

    周公旦看向她手中的陶片,那上面用朱砂绘有扭曲的古老文字,似乎并不是如今殷都通行的文字,又或许那只能称为符号,根本还算不上文字。

    白?又拿起一枚竹简,那上面是关于周祭制度的记录,“所以,以人为祭,不过是因循旧制,并非暴行,自文丁王实行周祭以来,祭祀的数量其实已大大削减了。”

    周公旦看到她接着拿起一枚略带弧度的骨片,然后意识到那来自于人的头骨,喃喃道:“五百年来,西土之人就该作为人牲吗?”

    不仅?想要知道,他又何尝不想知道呢?

    羌人自然知道他们与用于献祭的六畜是不同的,周人曾经以为他们与羌人也是不同的,而商人又以为他们与外服诸方是不同的,殷都的贵族则以为他们同所有人都是不同的。

    只有当人祭的阴影笼罩到自己身上时,他们才会开始询问,为什么偏偏是自己呢?为什么偏偏要以人为祭呢?

    “因为西土尽皆臣服于商王。周人曾为商王征讨羌方,或许起初并不知道那些俘虏到达殷都后,便会成为人牲吧?”白?放下了骨片。

    外服的方伯们即便曾有耳闻,也并不会详细地知晓商人的祭祀流程,所以当他们第一次到达殷都,受商王招待参与祭祀后,多会大病一场。

    当他们亲眼看到过那等场景,过往的记忆会像潮水一般汹涌而来,他们曾为商王送去的俘虏最终归宿于何方、他们曾接受商王赐予的祭肉又来源于何处,这些问题的答案令人毛骨悚然、脊背生寒,一夜之间就能让人被恐惧和后怕所淹没。

    外服的方伯们又有什么错呢?战败被俘者,本就该为奴隶,自古杀俘献祭,也不过是因循旧制。

    可战败者又有什么错?仅仅是错在自己太过弱小吗?

    当这一切苦难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理由时,人就会感到难以克服的恐惧。

    “巫箴,你就不怕吗?”

    她曾于狂风之中跃下摘星台,即便如她所说,那是精心计算所得,也仍是一个无人可以复现的“神迹”。

    但她提起来的时候那样轻松,似乎不过跃下一级石阶那么简单的事。

    白?摇头,“神明不会分辨人间是非,只是青睐强者。”

    要与风雨相争、天地抗衡,从来只有绝对的力量才作数。

    在上古之时,弱小确是一种会断送性命的过错。

    之后,人们才开始相互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