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十四章 余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法,他一清二楚,也甚为忧虑。

    此话一出,除了白?,其余人都皱起眉。

    “既与微子约定,不伤其人,这样不妥,会落人口实。”

    “让他们都再也说不了话,就不会有什么口实了。”白?笃定道,“活下来的人,本就可以随意评说往事。”

    “巫箴同意尚父的意见?”武王并不意外,毕竟白?也曾这样提议过。

    白?侧身看向吕尚,交换了一下眼神,道:“是,我同意太公的提议。尤其是殷都的旧贵族们,手握权柄与兵力,顽固不化,商王要动他们的利益,惹了他们不快,如今是什么下场,大家也都看到了。”

    “但商邑人口稠密,其中尚有工匠、渔人、牧者种种。”周公旦反对,“如太公提议的这样,不问缘由,尽数屠杀,太过残忍。应让他们仍旧居住在族邑内,从事原本的事务,施以仁政,安定人心。”

    “残忍?”吕尚冷笑一声,“对待仇人难道还需要仁慈吗?永绝后患才是最要紧的。”

    白?则平静地分析道:“城邑中的平民、百工之类,他们笃信神鬼之事,很容易被贵族煽动,引发暴乱。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便如太公所说,还是全部杀了最为稳妥。”

    白?续道:“还有……商人信奉的神明阴晴不定,喜怒无常,是无法被打动的。因此商人相信力量,并不相信温情,是不会被你那些‘仁义’所打动的。”

    “可他们是你的同族吧?”周公旦深觉无力,白?说商人之间并无温情可言,这种冷漠与残酷确实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族……?”白?敛下眼睑,眼神微沉,“非要这么说也没有错。但商人多是族内通婚,所重的乃是族邑,并没有那么看重宗亲血缘,过去先王们在封邑各自为政,为了争夺权力,也常斗得你死我活。”

    见他不语,白?续道:“微子与商王兄弟相残的例子,不就近在眼前?”

    召公?插进话,“太公与巫箴的担忧不无道理,他们久在殷都,清楚商人的秉性。但自先王受命以来,我们始终以仁义为名招揽各方国前来归附,若在此时贸然纵兵屠杀,会令其他方国、诸侯震恐,不利于安定局势。”

    “召公也认为应对殷民宽容以待?”

    “虎臣在城中搜捕不愿臣服的商王近臣,听闻多至数百人,这些人不能留。”召公?提出了折中的方案,“其余贵族、平民或许心有不满,但并未表露,至少表面上仍是友好的,便如微子所提议的那样,将他们中一部分人迁往丰镐,以便监视,同时分散殷都贵族的势力。”

    白?道:“那些不愿臣服的近臣,作为人牲死了,不就可以继续追随先王了吗?他们还会觉得十分欣慰呢。”

    武王沉吟片刻,问道:“巫箴,献俘的仪式,多少人为宜?”

    “殷都的旧制,用牲一般十人为组,斩首后埋入同一祭坑之内。祭祀可用十人、二十人、三十人、百人、三百人,武丁王时期,曾有用牲多至千人。”

    十人为组,一排一排的头颅,献祭千人,便要将头颅堆垒整整百层,看去很是壮观,也十分可怖。

    “不必这么多。”武王及时制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