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抗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尤辜雪看多了眼前的歌舞,有些腻的慌,正打盹的期间,皇后突然间起身,点名要敬尤旬一杯。

    “尤小将军不过外出历练短短一年,就屡屡立下战功,当真是骁勇善战。”

    自家的儿子被夸了,尤旬自然是乐呵的,他从收到皇帝的旨意,知道尤序秋能归家的时候,就已经每天都在做准备了,等待的这些日子,他连饭都吃的比平常多了些。

    “娘娘过奖,都是为陛下分忧,能让犬子有用武之地,微臣也甚是欣慰。”

    皇后才坐下身,就听见一边的端妃忽的笑了一声:“尤大人家中只有一子,一年的时间就平稳了西北边境的战事,立下了这样的功绩,本宫要是没记错的话,白老将军膝下三子都在苍风隘,戍守也有三四年了,倒是不如小将军来的这一年。”

    此话一出,白正宏的脸色顿时僵住了,拿着酒杯的手也顿住了,尤旬怎么也没有想到,端妃好好的会提这一嘴,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白家的儿子都是废物吗?

    尤辜雪的心里也一沉,这个端妃很明显是在报复她先前怼了她。

    “娘娘……犬子年少就在白家军营历练,也是众所周知的,没有白家的几位将军,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如何能行?”

    尤旬说话期间,一直看向白正宏,生怕他起误会,可那人显然是有些不悦的,毕竟他白家世代为将,行军打仗的事,让一个文官世家的儿子占了上风,确实会不好看。

    “这本宫倒也是有所耳闻。”端妃笑着点头,她的眼神瞄了一眼席位上的尤辜雪,打定主意要报方才她呛自己的仇,她又开口道,“尤小将军在白家军营待得时间久,白老将军也是悉心教导,莫不是真应了民间的那句俗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话毕,她掩唇一笑,徒留尤旬慌张的看着白正宏,大殿中因为她的话而陷入一片沉寂,抬头看去,皇帝只是默默的喝酒,并不阻止端妃的言论,明显是纵容的。

    尤惊春在袖中掐住手指,强忍着自己不发作,端妃这一招离间计,使得真是妙哉。

    “娘娘,您这话说的有些牵强。”在这一片寂静中,尤辜雪的声音陡然间响起,清亮也突兀,“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句话本就有问题,为人师者,自然希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桃李满天下,才是对一个老师最高的嘉奖。”

    “知识需要传承,否则,人人都只抱紧怀里的三瓜两枣,无人为师,我大雎的江山,岂非无贤能之士可用?那陛下整改科举的意义何在?”

    尤辜雪的一番话,直接把端妃的争议点直接拔高了,与科考挂钩,明显是把皇帝也拉扯了进来。

    风有川自从改了科考的制度后,百姓对于陛下的公平公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再加上有些商贾人家的后代也得到了同样的机会,更是让人信服,都称赞当今圣上是不可多得的明君。

    若是人人自私,无人为师,那这科考确实是意义不大。

    端妃一下子被顶的无话可说,只能慌张的看着皇帝逐渐黑沉的脸色,她涨红了一张脸,焦急的想要为自己辩驳,却又被尤辜雪打断。

    “娘娘,任何一件事在做之前,总有人是第一个,一间高楼不会平地而起,它被建造出来之前,前期的准备和地基都十分重要,这样才会坚不可摧。”

    尤辜雪仰头饮尽杯中清酒,看向对面的白正宏,隐晦的夸赞。

    “白家兄弟早几年前就戍边关外,成为了第一波去攘外的勇士,娘娘久居深宫可能不知,西北边关的匈奴族群繁杂,三四年前时,苍风隘的百姓日夜心惊胆战,总怕他们会突然间闯进来烧杀抢掠,可是自打白家兄弟领兵前去后,那边的百姓也是能安居乐业的,不再有生命威胁。”

    “他们与那些蛮夷之人斗争了三四年,熟悉敌情,我三哥哥就算是立了战功,那也是白家的哥哥们指挥有方,毕竟我三哥哥只是个先锋,运筹帷幄的还是白家的哥哥们。”

    燕熹听完这些话后,低头浅笑了一下,尤辜雪这一碗水端的是真平,把谦虚这一点展现的淋漓尽致,白正宏的神情也舒缓了下来,可见是被成功的安抚到了,他派去的人跟他说过,尤序秋在行军打仗这块,其实不输白家兄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