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6(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常乐火急火燎地赶回家,一扇一扇地打开储物柜的门,在里面翻翻找找。姥姥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一边在围裙上擦手一边问:“怎么就你回了?你妈呢?”
“在易诚家帮忙呢。”常乐整个脑袋都钻了进去,声音从柜子里传来,“姥,那几个骨灰盒呢?”
姥姥蹲在常乐身后,扯着她的胳膊往外扒拉,“这么说,易志刚的事是真的?我听老孙说,他半夜送去抢救,没救回来……”
常乐点点头,鼻头一酸,眼眶又红了。
姥姥叹了口气,眼窝里溢出了泪花,唏嘘道:“可怜啊,还不到六十就……唉!”
常乐又打开一扇柜门,终于找到那个黑檀木骨灰盒。
“姥,还有两个骨灰盒,你看到了吗?”
“在这儿呢。”姥姥揉着眼睛起身,蹒跚着走进了厨房。
常乐也跟了进去,见她从下层的橱柜里端出一个白色瓮罐。常乐伸出双手去接,手腕陡然一抖,差点没接住。
“里面装了什么啊?这么沉?”
她把瓮罐放在餐桌上,打开圆形盖子,发现里面竟然装满了白色膏状物,中间还挖了个浅坑,坑里搁着一只白色瓷勺。
鼻子凑近,闻到一股浓郁而熟悉的香味。
“姥!你你你??”常乐简直不敢置信,舌头都打结了,“你居然用它装??猪油?”
姥姥一脸坦然:“啊,咋啦?前几天菜市场南门那家猪肉铺子猪板油做活动,我买了十斤,你瞅瞅这猪油炸得多好,雪白雪白的。”
常乐震惊地瞪大眼,嚷嚷道:“那你也不能用骨灰坛子装啊!”
姥姥振振有词道:“我瞅着这个坛子大小正好,而且耐高温,还带个盖子,简直是为这罐猪油量身定做的。反正咱家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干脆拿来物尽其用了呗。”
常乐:“……”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找回理智:“姥,你知道这坛子网上卖多少一个吗?两百八!你拿它装猪油,不觉得太奢侈了吗?”
“我只是暂时用一下。又不一次性的东西,以后谁要用,洗干净了就好了嘛。”
“……谁想要自己的骨灰染上一股子猪油味啊?这这这……多招老鼠啊!”
姥姥噎了一下,脸色讪讪的。
“你现在要用啊?要不我把猪油挖出来,给你洗洗?”
常乐抬起手制止她,深吸一口气,“免了。还有一个呢?”
姥姥冲卧室方向抬了抬下巴,“在我床头柜上。”
常乐:“……”
这老太太胆儿挺肥啊,把骨灰盒放床头,是能驱魔还是能辟邪啊?
她冲进姥姥的卧室,一眼就看到床头柜上摆放着一个粉色陶瓷方盒。打开盖子一看,里面塞满了针线、纽扣和各种碎布。
常乐深感无语的同时,也暗暗松了口气,庆幸这些东西没什么怪味儿,以后不会熏染到她的骨灰。
姥姥跟在她身后,抱怨道:“这罐子挺好看的,就是怪吓人的。我有次半夜起床,手不小心碰到了这个盖子,它忽然鬼叫起来了……”姥姥拍拍胸脯,似乎惊魂未定,“我当时没戴助听器,一开始没听清,倒是把你姥爷吓得够呛,以为我被鬼上身了呢……”
常乐气笑了:“什么鬼叫?那是在唱歌。”
姥姥回忆片刻,不太确定:“忘了是唱歌还是念经,什么狗叫啊、树叶啊、迷迷糊糊、急急忙忙的……”她搓了搓耳朵,“哎哟,鬼哭狼嚎的,可难听了。”
“是这个声音吗?”
常乐端起陶瓷盒,转动盒盖上的水晶蝴蝶结,一道女声冷不防地响起:“你看小狗在叫,树叶会笑,风声在呢喃,不如好好欣赏一秒迷迷糊糊的浪漫……”
“对对对。”姥姥急忙捂住助听器,“哎哟,一听到这声音,我就浑身发毛。”
常乐斜眼瞟着她。
“姥姥!这是我唱的!”她气得目露凶光,鼻孔直喘粗气,“你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啊?”姥姥大为震惊,“这是你唱的?”
常乐重重地点头,“这个骨灰盒有录音功能,可以录三十秒的声音,一转动蝴蝶结就能播放。当时给姥爷拍视频的时候,我为了演示这个功能,特地录了一段自己唱歌的声音。”
她又放了一遍,一边听一边嘟哝:“哪儿难听了?挺好听的啊!”
“好听好听,怪我没品味。”姥姥敷衍地附和道,“你这金嗓子可得保护好了,以后不要轻易开口。别人唱歌要钱,你唱歌要命啊。”
常乐:“……”
她想起当时录这段音频的时候,姥爷好像有什么急事走开了,等她唱完了才慢悠悠地回来。她问他要不要听一遍,他连连摆手,说不必了,他对她百分百地信任。
常乐把粉色陶瓷盒放回床头柜上,回到餐厅,看到桌上那个孤零零的黑檀木骨灰盒。
只剩下它了。
从颜值上来看,它颜色沉稳,造型简洁大气,材质高级,品质上乘,放在殡仪馆至少要卖上千元。
只有一个缺点??打开它的难度不亚于做一百道奥数题。
姥姥说,她本来想用它装自己的各种证件和印章,结果试了一晚上,根本找不到入口。找姥爷帮忙,他笨手笨脚的,打不开不说,还差点把盒子摔了。
“设计的什么玩意儿?根本不是给人用的。”姥姥骂骂咧咧,最后只得把盒子放回原处。
常乐暗自庆幸,又用纸巾擦拭掉黑檀木上的手印和灰尘,然后将盒子装进帆布袋里。
“我给易诚拿过去。”她提起袋子就要走。
“哎哎,晚饭都做好了。”姥姥举着锅铲出来,叫住她,“我给易诚留一份,你先吃,吃完了再给他送过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