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七情试炼篇其八世家野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永康二十年的元日大朝会,东康帝都飘着细碎的雪粒。五更的钟声还未散尽,朱雀大街上已经跪满了各国使臣。来自波斯的地毯从明德门一直铺到太极殿前,上面织着的金线凤凰在雪光中振翅欲飞。

    木泷权端坐在九龙御座上,右颊的龙纹胎记被十二旒冕遮住,只隐约透出暗金色的光。当司礼太监甩响静鞭时,殿外的积雪似乎都停止了飘落。

    "九天阊阖开宫殿??"

    随着这声长吟,三十六扇朱漆殿门同时洞开。南海进贡的龙涎香从青铜鹤炉中袅袅升起,与晨光交融成淡金色的薄雾。突厥可汗献上的雪豹皮铺就的御道尽头,七皇子木诚身着玄色蟒袍,手捧传国玉玺缓步而来。

    "万国衣冠拜冕旒。"

    三百六十名各国使节同时俯首。于阗国王的翡翠王冠磕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吐蕃赞普的九色璎珞在晨风中叮咚作响;最远处那个瑟瑟发抖的倭国使臣,额头已经贴到了波斯地毯上??他的国家是最后一个臣服的,三日前才献上降表。

    文武百官刷刷下跪,齐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浪震得殿角铜铃嗡嗡作响。丞相孟元直的白须垂在御前金砖上,这位三朝元老还记得二十年前,九皇子在御书房反驳太子时的青涩模样。

    木泷权微微抬了抬手,冕旒上的玉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越的声响。他目光扫过殿中众人:宇文拓的铁甲已经换成了一品仙鹤补服,但腰间仍佩着当年的龙纹剑;徐光年站在武将首位,北狄弯刀换成了御赐的麒麟玉带;就连当年那个偷粮的北狄少年,如今也穿着五品武官服站在殿角??他是带着漠北十三部归降的。

    此时的他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就是那种经过万般磨练,终于达到顶峰,仿若无人之境,由内而外的自豪感。龙纹胎记在这一刻出奇地平静,像是终于完成了某种亘古的使命。他想起万亿年前第一次举起叛旗时,身边只有一个女孩陪伴着自己;想起宏久的生命长河中无数次战争的瞬间;更想起在某个雪夜,怒火滔天的自己对着月亮许下的宏愿。

    "众爱卿平身。"

    这道旨意通过十二个传令太监次第传出,像涟漪般扩散到整个皇城。当最后一声"平身"传到承天门外时,朝阳恰好跃出云海,金光照亮了新刻的《天下一统碑》。碑文记载着这场持续八年的大一统战争:七十六场大战,三百余次小战,屠灭负隅顽抗的王室九族,却保全了所有投降城池的百姓。

    木泷权起身走向殿外,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十二章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丹墀下整齐陈列着缴获的各国珍宝:云中国的青铜王鼎、南诏的翡翠神像、倭国的八尺琼勾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柄锈迹斑斑的铁剑??这是最后一个反抗的城主献上的,剑身上刻着"宁死不屈"四个字。

    "熔了铸犁。"新帝轻描淡写地判定了这柄传世神兵的命运。工部尚书立刻跪地领旨,他身后跟着的能工巧匠们已经捧着《新式农具图》跃跃欲试。

    正午的太阳照在太庙的金顶上时,盛大的阅兵开始了。玄甲军方阵踏着统一的步伐经过承天门,新式的"百虎齐奔箭"车让各国使节面色发白;紧随其后的重骑兵马鞍两侧挂着古怪的铁筒??这是能连续发射的"迅雷铳";压轴的火器营推着三十门裹着红绸的"神威大将军炮",炮身上铸着"止戈为武"四个篆字。

    当夜,皇城设宴三千席。木泷权特意命人在太液池畔摆了三十六桌"田家宴"??主菜是土豆炖牛肉、新麦蒸饼和白菜豆腐,用的都是改革后增产的粮食。那个曾经献野花的垂髫小儿,如今已是个挺拔的少年,正捧着自家种的红薯跪在御前。

    "陛下,这是俺们村新育的品种..."少年紧张得满头大汗,"一亩地能收二十石..."

    木泷权亲手接过还沾着泥土的红薯,龙纹胎记在宫灯下泛着温暖的光。他想起恒泰帝临终的嘱托,想起这二十年走过的血路,更想起那些永远留在征战途中的将士。当烟花突然照亮夜空时,新帝举起酒杯,杯中映着万千星辰:

    "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随着这句话,太庙方向突然传来浑厚的钟声。守庙的老太监后来赌咒发誓,说看见先帝的牌位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微微颤动了三下。

    永康二十一年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却洗不净紫宸殿前的血腥气。木泷权一脚踹翻了鎏金御案,堆积如山的奏折哗啦啦散落一地,最上面那本《谏止征西疏》的落款处,"清河崔"三个字刺得他右颊的龙纹胎记隐隐作痛。

    "每天的奏折一大堆,他妈的。"新帝罕见地爆了粗口,玄色龙袍的袖口沾满了朱砂,像极了未干的血迹,"想享受享受都要被那些文官哔哔。"

    小顺子跪在殿角瑟瑟发抖。今早刚从西域送来十二个胡姬,皇上还没来得及召见,就被孟元直带着言官们堵在了寝宫外。老丞相捧着《女戒》声泪俱下的模样,活像死了亲爹。

    "还不能随便杀了,草他祖宗。"木泷权抓起砚台狠狠砸向殿柱,墨汁在蟠龙浮雕上溅出狰狞的痕迹。他想起三日前被廷杖致死的那个小太监??不过是收了胡姬一块玉佩,就被御史们扣上"私通外藩"的罪名活活打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窗外的雨声中突然混进整齐的诵经声??那是国子监的学生在宫门外静坐,抗议皇帝"废黜百家"。木泷权眯起眼睛,龙纹胎记在阴影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