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爹啊,你可老实儿的吧!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上元节晚上的那道身影,谢景珩不相信是自己的幻觉,当时就悄悄吩咐巡城司加强巡逻,并且让人调查京城最近进来的陌生面孔。

    很快便有了结果,谢景珩汇报给明德帝。

    明德帝有些疑惑:“北疆使臣不是应该下个月才来吗?他们这么早进京做什么?”

    谢景珩拿出另一份奏折递上去:“这是臣的下属查到的信息。北疆此次派出的是国舅安如大和三皇子哈孜。不过,他们此次出发所带的岁贡似乎不够数。而且,安如大和哈孜十几天前曾经去了一趟西戎。”

    明德帝颇有深意地“哦”了一声,往后翻看。

    当年和北疆签订和平协议,约定的是北疆每年要给大燕上贡一千匹良驹和若干金银。

    但谢景珩调查的结果是,这次哈孜只带了两百匹马出门。

    两百和一千,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明德帝眯起了眼睛。

    其实大燕朝不在乎那点金银,但非常重视马匹。

    北疆有广袤的草原,养的马匹膘肥体壮,都是上好的战马。

    有了这些战马,大燕将士们的战斗力就能提高一大截,对周边的小国能起到更好的震慑作用。

    当初北疆是明德帝带兵打跑的,和平协议也是他盯着老北疆王签订的。

    虽然大燕每年都收北疆的马匹,可其实在通商方面,大燕也给了北疆很多优惠,让他们能用马匹、牛羊来换茶叶、瓷器、盐、布匹等东西。

    两国和平了二十年,如今这是闹哪样?

    谢景珩提示道:“去年西戎忽然作乱,臣查到,里面也有北疆的手笔。”

    明德帝的笑容带了几分杀气:“北疆,这是要挑衅?”

    ……

    ……

    明德帝猜对了一半。

    北疆的确不想每年都给大燕送马了。

    老北疆王已经老了,现在正在挑选继承人。

    可是几个儿子都十分优秀,几位大妃也都很得他的欢喜。

    老北疆王一时间不知道该选哪个儿子继承皇位,便想到这么个馊主意。

    说虽然咱们的马匹很多,但给人当孙子的日子他们过够了。谁要是能想办法在不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把岁贡降下来,谁就继承皇位。

    话是三年前说的,前年大皇子努尔来的时候,哭穷说北疆收成不好,明德帝慷慨地免了一半的岁贡金银,还送他们十车粮草。

    去年二皇子伊曼来的时候,照葫芦画瓢继续哭穷,明德帝索性免了所有的贡银,还把通商的税收降低了一个点。

    对于一个战败国而言,明德帝其实已经十分大度。

    可北疆王蹬鼻子上脸,今年派三皇子哈孜出来,就只给了八百匹马。

    “你去试试,能不能把马匹的数量也降下来。要是降不下来,另外两百匹马,你自己出。”

    北疆是真不缺马,每个皇子手下都有管理的大片草原,战马

    要是没了战马,大燕朝就没那么可怕了。

    只要再蛰伏几年,北疆想打个翻身仗也不是没可能。

    而哈孜则玩了个心眼,觉得自己若是能省下更多的战马,不就能证明自己比哥哥们更优秀嘛!

    于是乎,他出发的时候就只带了两百匹马,其他贡品也都自作主张减半,带着时辰队伍晃晃悠悠出发了。

    走到半路还去了一趟西戎,跟西戎小公主幽会,卿卿我我了两天,还约定从大燕回来就让北疆王提亲,两国联姻。

    出了西戎没两天,他们就收到一个消息,说上元节这天明德帝要在长安街广场露面。

    哈孜的心思更加活泛。

    跟其他皇子只会骑射不同,哈孜还会甩飞刀和轻功。

    这一手绝活是跟一个从大燕逃亡出来的江湖侠客学的,他的飞刀可以做到百步穿杨刀无虚发,轻功施展起来也能做到飞檐走壁如履平地。

    安如大是哈孜的亲舅舅,舅甥俩一合计,琢磨着要是能把明德帝暗杀了,那可是大功一件,说不定北疆王一高兴,太子这事儿就定了。

    有了这样的打算,哈孜便跟使团队伍分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