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庆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说自己之前也被抓到草原上做奴隶,和闻棠一起制过酪浆,但又怕提起这些说到闻棠的伤心处,翻来覆去想了半天,最后憋出来一句自己听别人提起闻棠的事迹,很感谢她。

    闻棠:“你不用谢我,是陛下下令,将军带兵,救我们出来的。”

    闻棠说得倒是实话,就算自己没有献图,这场战争也会胜利,她们也会被救回来,只是抓不到右贤王和他的精锐们罢了。

    那小女孩又支支吾吾说了一些话,闻棠还是不解其意,不明白她将自己叫住究竟有何目的。

    “我……我只是想把这个送给你!”小女孩从身上掏出一件东西放到闻棠手心。

    闻棠摊开手掌,上面是一条用彩线编织成的五色丝缕,这是汉代的习俗,无论贵族平民,都流行佩戴五色丝缕,用来避鬼驱祸,期盼健康长寿。

    小姑娘终于鼓起勇气:“我想说的是,我觉得你的行为很勇敢,我很敬佩你,等我长大后也要成为你这样勇敢的人。”

    说完她更加激动紧张,便直接跑了,只留下闻棠一个人愣在原地,嘴角不自觉上扬。

    闻棠:开心。

    她看向手中的五彩绳,刚才还失落彷徨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

    卫青这边,自从在边境接到刘彻文书后,不敢半分怠慢,星夜疾驰,一路行军赶回长安。

    眼见军队进城,黔首百姓们自发迎接,都想要瞧一瞧这位大胜匈奴,让他们汉人使劲儿扬眉吐气一回的卫将军,街上场景一时间比上巳重阳等佳节还要热闹。

    更有天子亲自相迎,将卫青的食邑加封了六千户,就连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全部封侯,不知道多少人看得眼热。

    要知道,当年汉高祖在白马盟约中可是和众人约好“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而卫青最小的儿子卫登才刚出生,尚在襁褓之中,连路都不会走的年纪能立什么功劳?但刘彻就是这样一个任性的皇帝,他喜爱哪个臣子,就给这个臣子最好的。

    至于大臣们会不会有意见?很简单,只需要把提出意见的人解决掉,就不会有人再提出和刘彻相反的意见的。

    而其他大臣:那是你们老刘家的祖训,就算以后高祖托梦,训斥的也是你们老刘家自己人,我们掺和个什么劲儿?又不升官又不抬俸的,陛下您开心就好。

    第一个提出反对,准确地说是推辞这件决策的就是当事人卫青,对于这么丰厚的奖赏,他没有骄傲得意,反而冷静推辞,并说出原因。

    卫青回禀刘彻自己侥幸在军中当官,仰赖陛下的神圣威灵才使军队大捷,陛下之前的封赏已经很多了,卫伉三人年纪还太小,不敢接受这样的封赏,而且军中还有许多战士们也在奋力打仗,他们也有征战的劳苦和功绩。

    如果闻棠在这里,她一定会惊呼卫青简直是个天才!居然能在一句话之内说出让皇帝听了开心,让将士们听了感动,让其他人听了也开心的内容。

    但我们天子下的命令怎么能收回呢?!

    刘彻早就预判到了卫青的反应,紧接着下令御史将这次跟随卫青出战的大小将领挨个封赏了一遍,封侯的封候,加食邑的加邑,达就了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其实刘彻还是觉得自己这些封赏给收敛了,带入一下他的视角,自己继位之初,大汉不仅要送公主和亲,还要每年苦哈哈赠给他们粮食丝帛,自己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屡战屡胜的大将军,将匈奴打得连连败退,多封赏一点怎么了?

    先不说卫将军改革的骑兵战术和全胜战绩,就说现如今大汉的其他将军们,有话说得很好,仗打的很烂的韩安国,总是迷路的李广、李息,重在参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