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府试前段(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二十四章祖洪才前世加上这一世,研究府试的考题已经很久了。
上辈子,他没有很好的师父指点,自己苦心孤诣地熬了多年,最终也只考了一个名次中等的举人。
但是这一世不一样。他不仅有了县令周川墨大人的指点,更重要的是,周川墨大人给他找来了前三届前几名的真题和答卷。
关书达大人任本省学政大人已经四年了,前两届的试题都是他出的,并且在副主考批阅之后亲自点的会元。
之前的真题和高分答卷对于祖洪才来说,非常有意义。
他前世活了那么久,早已对人性、对实践有了深刻的认识。
看了那些真题和答案之后,祖洪才对关书达大人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喜欢什么样的答卷,基本上内心之中有了清醒的认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再组织语言答这道四书题,就比较顺畅,也比较答得舒服了。
第一场考试的时间是到黄昏的时候,如果之前答完,提前交了卷,也不能离开考房。
因此祖洪才虽然对题目是胸有成竹,但也没有着急,认真细心的打了草稿,并且在草稿写完之后通读了几遍,订正了错字漏字。
之后,他再吃过午饭,小憩一会儿。
然后醒来用清水净水、净面。等待自己完全清醒,状态完全恢复之后,打开答卷,对着自己的草稿认真抄录。
他大约辛苦了一个半时辰之后,就把所有的答案都抄好了,他安静的等着自己试卷上的墨迹干透,然后便及时交卷了。
他交卷的时间不算早,但是也绝不算晚,那时候离黄昏还有半个多时辰。
他绝不敢把时间放到最后,万一墨迹没干就衙役收上去,之后弄脏了、捻卷了,没有成绩,岂不是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宁可做得完整一些,提前一些,打有准备的仗,也绝不能拖到最后一秒。
祖洪才在自己的卷子被收上去之后,就轻松了不少,他慢悠悠地向衙役举手示意,让衙役跟着他去上了个茅厕,解决生理问题,然后回来进食、睡觉、休息。
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衙役们又开始敲了锣,开始发第二场的试卷了。
第二场是考五经的题目和作诗一首。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一般而言,每个考生只选一经来学就可以了,科举考试不要求大家是全才,只要大家专精一门课就行。
治《诗经》和《春秋》二经的考生最多,《礼记》《尚书》的次之,治《周易》的最少。
祖洪才前世选的是《春秋》这一经,这辈子自然也选这一经。
周川墨县令大人寒门出身,选的也是最大众化的《春秋》一经,在治学上给了祖洪才很多帮助。
张逸晨选择自然也是《春秋》这一经,毕竟他岳父对他也是毫无保留的教学,他还可以和同治《春秋》一经的厉害同窗祖洪才一同讨论,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他在了解了周川墨和祖洪才在五经里面选择的是《春秋》之后,立马也就选定了《春秋》,根本没有考虑过其他可能性。
省学政关书达大人念书时候主治的经书是《诗经》。
但是他的学问非常深厚,再加上有了这么多年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