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府试放榜(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已经不再是书吏写的那份卷子了。这些考生获得了每场的前十名之后,会对他们的姓名籍贯等等都有一个记录。
交上去给关书达的是他们手写的原件。
关书达大人在前三十当中选中前十名,这个时候的要求可就多了,除了考虑文章之外,这些考生的字迹、年龄、生平等等都要考虑在内。
最后他再将自己拟定的前十名带到燕京城里,去向燕王殿下汇报,由燕王爷最后用朱笔确定名次,选出第一名会元,第二名亚元以及评定出后面的名次。
摆在关书达面前的几份试卷让他很头疼。
尤其是清河府这一份祖洪才所写的卷子。
这份卷子被清河府君蔡怀远定了个第一名,推荐的理由也很多。
首先祖洪才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四书五经的题答得非常棒,绝对是可以问鼎的卷子,与之前几届的会元卷子素质相差不大,甚至还略有胜出。
但是第三卷策论上却有些剑走偏锋了。
他提出这个坎儿井的理论看起来可行性非常高,不像是瞎编的,但毕竟没有人实践过,容易被人攻讦。
祖洪才这个孩子今年才十五岁,若是点中会元的话,也算是一桩美谈。
燕地这边考生的成绩一般都比较差,每次殿试送好些人到南京那边去考,但是成绩都不太好,能考中进士的人寥寥无几。
祖洪才这个好苗子若是给他点成会元,再把他认真努力地培养三年,下一届说不得能在南京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考中一个进士,为燕地争争光。
可让人忧虑的是,所有前三名的卷子都要被张榜公布出来,并且收录成册子在官府当中发行,很多人能看到他们的卷子。
若是点了祖洪才做第一名的话,会被很多人盯着问他的这篇策论。
既然没有实践过,他这样写能不能堵得住天下的悠悠众口?
关书达大人再反复斟酌了其他二十九份卷子。
那些人的年纪都比祖洪才要大。毕竟能考到这个水平的人也差不多都三四十岁了,唯有一个最年轻的人苏木栖今年二十五岁,但也比祖洪才整整大了十岁。
关书达又将苏木栖那卷子拿过来看了看,他第一卷答得与祖洪才不相上下,说明他的学业水平还是过硬的。
第二卷答得就要比祖洪才要差一些,但水平也相近了。
第三卷也算是中规中矩,没有出错,但是胜在稳妥。
于是关书达心中叹了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