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六十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长,心事也变多了。

    这半年来,林世松一直觉得她藏了些事,比起好奇,他更多的是心疼。

    他想到什么,摸了摸林晚棠的额头,微热,但还算正常,他放下心来,又无声离开。

    等晚膳的期间,梅氏来看过,二房和慈安堂也差人来问过,林世松一一回了,众人便不再来打扰。

    林晚棠睡了将近一个时辰,便自己醒了,醒时眉目清明,只有眼圈还有些许痕迹。

    她放任自己发泄了一阵。

    此后,除却家人,她怕是再也遇不到真心待她这般好的人了。

    她无需明白他是如何想的,只看他如何做的,看他为人如何,便知他的好都是出自真心。

    他令夏院首不将他被蛇咬之事说出去,封琰问及时也不说,其中用意她能想到。

    她在封琰面前失态,连二叔都要斥责她不敬,他却只劝她为了将来忍一忍。

    他没什么错,可也正因如此,她才要趁早将他推开,她与封琰为敌,终有一日也会伤害到他,她不敢再多承他好意,那会成为她报仇的负担。

    他必然误会了,但这是林晚棠想要的,她不会多解释,只是有些愧疚,还有些难言的伤怀。

    如今发泄过了,她只会朝前看。

    要对封琰动手,必须在宫外,宫外也难,最好在洛京城外。自起了这个念头,她便一直在等待机会,也知他身为太子,这样的机会不会多有,等上一两年都不出奇。

    可今日又险些在他手上狠狠栽了一下,她忽然意识到,不能这样干等着。

    封琰变了,如今的他会装模作样,博取人心,到哪都前呼后拥,有人帮他说话为他做事,而她也再一次见识到此人心思阴毒缜密,不好对付。

    若她不做足准备,就算机会到了眼前,也难以把握。

    她记得前世,就在今年的七月份,洛京城会发生一件十分轰动的大事。

    此事根源在东如郡。东如郡近两年常有海寇来犯,据传那些海寇皆是许多年前乘船逃亡出海的一众亡命之徒及其后人,他们出海后遇到了一座岛,在岛上安定下来,逐渐繁衍出几代人,他们不与外人沟通,不识亦不屑王朝律法,不论男女老少皆是悍匪狂徒,时常离岛去临海的东如肆意抢掠。

    这些人数代居于岛上,与丛林猛兽蛇蟒为伍,还练就了些驭兽的本事,尤其是蛇类,且擅于造船出海,在岛上与东如之间来去自如,反倒是东如人想出海剿匪,皆是有去无回,有说是在海上迷了路,有说是找到了海寇所居的岛屿,却被俘虏了回不来,总之极难对付,数次有去无回,又见他们只管抢掠,甚少杀人,官府便也很少去管了。

    可今年六月末,海寇却在东如烧杀抢掠无数,害死了临海县数十户上百口人,丧心病狂至极,连县令都惨遭杀害,存活下来的百姓到郡府去报案,郡守却只管将此事压下,又说从前次次派人出海,都是有去无回,官府也没办法,谁叫他们明知有海寇,还住得离海那么近呢?

    郡守对于海寇之事,素来是这般态度,且他手段强硬,总是能压下去,谁料这次民愤却如沸腾之海,郡府直接被人偷偷放火烧了,吓得郡守只得躲起来。

    临海县的百姓无法,于是带着那上百死者的灵牌上了洛京,闹到了京兆府,又传到嘉顺帝耳里。

    前世那时,嘉顺帝病势方缓,清醒之时渐多,听闻此事,又受刺激,为了安定民心,亦为了表明剿灭海寇之决心,命太子率军亲至东如。

    林晚棠记得封琰七月中出发,率了长风军及一半天武卫,共计万人,又可直接命令东如守军,如此听命于他的士兵约有两万,其中一万都是顶尖的精锐,只为了剿灭一座小岛上的数百海寇。

    九月末封琰率军回朝,一万精锐损失三千,细数剿灭海寇的难处,如此结果也值得被朝中称赞,算作封琰立的第一件大功。

    林晚棠之所以将此事记得清楚,便是因为封琰大肆宣扬,她听多了。

    若这一世封琰还会去东如,必将是个不可错过的好机会,可封霁还活着,嘉顺帝还会派封琰去吗?

    林晚棠无法预知,但她可以先预备着。

    她不仅要杀人,还要全身而退,这并非是知道多少先机,多算无遗策,便一定能做到的,今日之事叫她看清,她需要变强。

    若她下水更熟练,轻功更强,又能对付那两条蛇,便无需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