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文牍谋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十月起,顾阁老府上的海棠坞也正式闭门散学,三个学生各自归家。

    恰好张居正的父亲来信询问他,是否回江陵过年。顾?得知张居正不愿去国子监,也问他是否准备回乡。

    张居正打算在京城待到明年二月,找机会随嘉靖南巡的队伍回湖广。

    他对顾?道:“顾大人与夏阁老素习交好,从前南北两地就常书牍往来,如今同在京中为官,亦多诗酒唱和。学生心慕夏阁老俊才高迈,愿为幕僚随侍左右,还望顾大人能为我引荐。”

    他还拿出了自己撰写的时政策论及百篇青词,求顾大人代为投递。

    顾?看了他所写的策论,无论是河套边防、革查冒滥、限制官商等制论,都是夏言所主张的,便知他早有此意。

    只是看他又写了厚厚一叠青词,顾?不由皱眉:“你既想做夏阁老身边的谋士,为何又写这种东西?你也想以青词结主?”

    张居正摇头,“夏阁老身为天子近臣,燮理阴阳日理万机,当以国事为重。偏偏皇上以青词论才干,学生愿为文牍庸笔,为夏阁老代拟青词。”

    “可是,做这些闲事会耽误你读书,而况你还未入仕,就先投拜夏阁老门下,说出去有结党之嫌。”顾?对此甚为忧虑。

    毕竟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嘉靖帝又是一个喜怒无常、滥施刑戮的人,登基至今换了九任首辅。

    虽说此时的夏言距离首辅之位仅一步之遥,但眼下张居正就提前选边站队,未免太急切了一点。

    张居正反劝顾?道:“大人,您身为夏阁老的挚友,应当最了解他豪迈强直的脾性。他身处高位,难免傲愎自专,与臣僚关系不洽。而陛下日益沉迷玄修,他犯颜直谏必多触龙鳞。

    学生不愿见夏阁老为奸佞所害,仕途坎坷,想随侍其左右,为朝堂扶正黜邪,效犬马之劳。”

    “你竟存了这份心?”顾?听了他一席话十分讶异,心下动容,又疑惑道:“你从何得知夏阁老个性倨傲?”

    张居正自然不能据实已告,只得说:“学生拜读过夏阁老的诗词,其情雄爽疏放,傲然物外。言为心声,不难推断其为人。”

    顾?感慨道:“你是个有心人,我替好友多谢你了。后日夏阁老将莅临江右王门学派讲会,你同我一道前去,我向他引荐你。”

    “多谢顾大人了!”张居正拱手道谢,又补充了一句,“为避免结党之嫌,顾大人只唤我白圭便好。他年入仕之后,这段僚佐生涯,我将绝口不提。”

    “你考虑得是,就这样办罢。”

    在王门学派的讲会上,化名白圭的年轻举子,凭借着不俗的谈吐,务实的施政主张,以及精彩的文笔,赢得了夏阁老的好感。

    再加上多年故交的大力举荐,夏言便接纳了这个年轻的文牍谋士,作为自己左右手。

    黛玉得知张居正要只身住进夏府,成为夏言身边的幕僚,虽然有些诧异,但也明白此举不失为襄助夏言避险的好法子。

    明睿宗附祀太庙的事尘埃落定,严嵩因为没起到核心作用,嘉靖帝也不想让他入阁。

    但是身为礼部尚书,严嵩还是很可能会随同嘉靖帝南巡承天府,借机邀宠献媚。

    此时的严嵩,有空就在京师吉安会馆内,广泛接触江西老乡,提携后辈,邀名养望。

    他在朝中交好言官,在内廷则贿赂宦官,甚至与太监称兄道弟,便于掌握嘉靖帝的动向,体察帝心。

    而夏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