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过程曲折,结果完美求必读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高远一行人没去成明珠市。

    他和李成儒喝了顿大酒,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刚从饭馆里走出来就被陈怀恺拦住了去路。

    陈怀恺告诉他:“老厂长觉得咱们贸然去拜访不合适,跟上影厂那边联系了一下,本打算请上影厂的同行代为引荐一下,一问才得知,梅先生已经回了京城,现如今住在西旧帘子胡同29号。

    不用往外跑,这更方便了。

    咱这样,明天上午也别去得太早了,九点钟左右从厂门口集合,咱们直奔他家就成。”

    高远开玩笑道:“那咱也不用买豆汁儿了吧?”

    陈怀恺哈哈一笑,道:“你要是愿意买也行啊,最好再给先生带俩焦圈儿。”

    李诚儒也凑趣道:“再带点儿辣咸菜丝儿,嘿,那才叫一地道!”

    高远也哈哈大笑。

    次日九点钟,高远溜达到厂门口,见老厂长的小轿车停在路边。

    他拉开车门往里一瞅,副驾驶上坐着老厂长,后座上是陈怀恺和董行佶。

    “这么隆重啊,老厂长您亲自跑一趟?”高远钻进去后问道。

    “岁数大了,你们若是去明珠,坐一路汽车我这把老骨头非得颠?散架喽不可,葆玖同志既然在京,我出个面邀请一下,他会给我这个面子的。”

    汪阳笑笑,又对司机说:“开车吧。”

    司机说声好,车开得又快又稳当。

    西旧帘子胡同,因左近莲池,故明朝时称莲子胡同,亦名帘子胡同。

    后南侧形成新街巷,遂称旧帘子胡同,新街巷则称为新帘子胡同。

    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命名为西旧帘子胡同。

    这条胡同里最出名的就是29号院。

    1954年梅兰芳先生就把这套大四合院买了下来,用于存放他多年积攒下来的文玩古董。

    1961年月,梅先生去世后,他的夫人福芝芳就搬到此处来居住。

    破拉达停在朱红大门前时,高远见梅府大门紧闭。

    他说道:“领导们稍等,我去敲敲门。”

    汪阳却说:“一起下去吧,不然不礼貌。”

    四人下了车,陈怀恺还拎着两瓶老茅台。

    高远直乐呵,这酒可比豆汁儿贵多了。

    陈怀恺见他笑得古怪,锤他一下,自个儿也乐了,悄声道:“老厂长对咱们这部戏很重视啊,这两瓶酒可是老厂长的私人珍藏。

    他自个儿都舍不得喝,给贡献出来了,这片子要是拍不好,就真对不住老人家的厚爱了。”

    高远闻言郑重点头,道:“咱俩全力以赴吧。”

    粉刷着朱漆的对开门,门前分列左右的一对抱鼓石上雕刻着梅花。

    高远打眼一瞧,嗯,文人住宅。

    这玩意儿很有讲究,武将的宅邸大多是狮子抱鼓,文臣才是梅兰竹菊。

    你还得有品级,清政府的一把手才允许你在家门口摆放什么规制的抱鼓石。

    并且在运动会期间,抱鼓石属于“四旧”,该被砸的悉数都被小将们砸了。

    高远瞧着这对抱鼓石,一眼就看出来是新雕刻的。

    讲究!

    他走到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不多时,一位女同志先问了声谁啊?接着打开了半扇门。

    汪阳主动接过话来,笑着说:“是林丽源同志吧?我是北影厂的汪阳,冒昧过来打扰了,葆玖同志在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