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章 秦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从江南到西北,逃亡途中的所见所闻足够一个人改变最初的想法。

    如果说,刚离开江南时,崔芜想的还是找一方足够靠谱的势力当东家,用传自现代的医术与才干混口饭吃,那么现在,她已经不满足于依附大树挡风遮雨,而是打着自立门户的主意。

    当然,此时的她胃口不大,只想着割据二三县城,再招募一支愿为自己驱策的千人军队,不求问鼎天下,起码再遇到如孙彦这般拿下半身想事的“枭雄”时,有自保之力。

    若要更进一步,她希望不必受制于人,能按自己的设想打造一片“桃花源”,让身边的人??来自异界的知己、追随她的同伴,还有被她救出的中原百姓,过上想过的日子。

    这在乱世不啻于奢望,男子尚且步履维艰,何况崔芜一介女流。因此,她从未将其宣之于口,连丁钰都只字未提。

    但念头已然生出,种子已经埋下,只待一个契机便能生根发芽。

    崔芜不知眼下算不算合适的契机,但她能感觉到,自己心意动了。

    然而这事急不得,尤其驻守城关的狄斐性格桀骜,对她又成见颇深,总要弄清缘由才好对症下药。

    “狄将军,”她主动寻上狄斐,先抛出一桩公事,“铁勒军此番携了三千轻骑,除了日前攻城的两千,还有一千驻扎于河套之地。”

    狄斐散漫的眼神陡然凝聚。

    “铁勒将领复姓耶律,单名一个?字,应是国中贵族,兴许与铁勒国主还有血亲关联,”崔芜并不藏私,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此人虽为胡人,却精通汉家文化,文韬武略俱是出色。若他得知胡都身死,必会卷土重来为爱将报仇,将军不可不防。”

    这番话完全是就事论事,推测亦是合情合理,狄斐不觉听进去了,嘴上却不冷不热:“郡主身份贵重,守城之事就不劳费心了。”

    崔芜在忍气吞声和直言反击之间斟酌了下,选择了谨慎试探:“我自问与将军从无过节。”

    狄斐拿余光瞧着她。

    崔芜神色诚恳:“若我之前有冒犯将军之处,还请将军明言,是我的错,我必向将军赔罪。”

    翻译过来,要是我没得罪过你,纯属倒霉催被迁怒,还请你收收你那人嫌狗不待见的脾气,我又不是上辈子欠你的。

    狄斐听懂了,却没任何表示,仍旧不阴不阳:“郡主言重了,您是千金之躯,末将吃了熊心豹子胆,岂敢要你赔罪?”

    崔芜大皱其眉,就听他紧接着道:“先父承已故歧王恩惠,特嘱了我要为你李家当牛做马鞠躬尽瘁,自然是郡主说什么就是什么。”

    崔芜恍然:搞了半天,根子原来出在上一辈身上。

    她不知老歧王如何得罪了这姓狄的活牲口,不过瞧他面上黔文,便知他二人关系不会太融洽,若再掺和进一个“先父”,那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不过眼下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正如崔芜所言,铁勒军含愤而退,是无奈之举,亦是为势所迫。一旦他们与驻扎河套的耶律?汇合,三千轻骑卷土重来,仅凭狄斐麾下的五百人,想抵挡无异于痴人说梦。

    狄斐嘴上不待见崔芜,却把她的话听进去了,接下来的三日,他重新加固萧关城防,麾下士卒更是日夜巡守,做好大战的准备。

    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天没动静,五天没动静,直到过去整整半月,还是连铁勒人的影子也没瞧见。

    连崔芜心里都泛起嘀咕:铁勒人这是学乖了,还是想玩一出攻其不备,等他们放松戒备再出其不意地兵临城下?

    不过随即,她想起当初党项营地遇见的自称河西颜适的小将军,有点明白铁勒人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被崔芜当作心腹大患的耶律?,确实已经自顾不暇。

    当日,他允准胡都主动请战,命其率两千轻骑,并裹挟掳掠来的中原百姓前去攻打萧关。

    此举并非心血来潮,事实上,打从耶律?领兵西进之初,就做好谋算关中的准备。不过彼时,他的计划是与党项联手出兵,待拿下关中,便可挥师向西,将李恭心心念念的河西一地盛到盘子里。

    只是他没想到,会倒霉催地遭遇瘟疫横行,险些将数千精锐葬送于此。

    经此一役,耶律?生出退兵的念头,但胡都不肯。他是悍将,宁可战死沙场,也决计不愿未接一战就灰溜溜遁走。耶律?拗不过他,只得允其出兵,事先却也反复叮咛,能攻克城关最好,若不能也不必勉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