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绎不绝的欢庆声充斥街巷。

    外面热闹得很,无法听到王家小院多了一具尸体。

    凉雾动了动唇,想说点什么,但语言有时太过苍白。

    “今夜,你砍了王垒的双臂。”

    凉雾还是从理性角度分析了,“你认为他要有多高尚的品性才能立刻原谅你?想报复你,才是顺理成章的事。”

    王垒今夜的行为就是在挑起太平王府内斗。

    镇守边关的太平王倒了,难说边塞是否发生动荡。

    有什么比挑动王府内乱,诬陷忠良,亲子弑父更狠毒的报复呢?

    凉雾说出这些猜想,“我的判断不一定准确,但多加查证对你没坏处。莫让亲者痛,仇者快。”

    宫九没有回话。

    他一动不动地站在尸体边,久到仿佛要变成一座木雕了,他开口蹦出了几个字。

    “我记事早,记忆力好,我亲眼看到他一刀捅死了娘。”

    这句话像是开关,打开了宫九身上被死死禁锢了八年的喜怒哀乐。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我爹要杀我娘呢?!”

    宫九嘶吼出这个问题,又陷入深深的迷茫。

    他回忆起更早以前的时光,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笑意。

    “我不懂话本里的情意绵绵是什么,但我想爹娘至少举案齐眉。我觉得一家三口一直活得很开心。”

    “爹忙于公务,但他不会忽视过娘与我。只要他不出城巡逻,我们一定会一起吃饭。爹教我读书习字,陪我扎马步练武。”

    “娘懂得多种文字,她算术也很好,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八年前,中秋夜,应该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一切都变了。”

    宫九想起那一夜,笑意被痛苦取代。

    从那天起,他像被关入了从天突降的迷宫里。他无人能问,也再找不到正确出口。

    “我在门外偷看到爹杀了娘。我不敢冲进去,我逃了,摔倒了。等我再醒过来已经是七天后。

    王府发丧,爹捏造了娘突发恶疾的假象,说她短短三日不治身亡。我没见到娘最后一面,她就被入葬了。”

    “今天,我终于找到原因。”

    宫九扫了一眼王垒的尸体,“太平王不能留下一个敌国奸细。”

    凉雾耐心地听完,默默叹息一句宫九是挺惨的。

    比起寻找合适的安慰词,她倒是抓住一个矛盾点。

    “你说亲眼看到,你娘是被捅死的。”

    凉雾认为这有点不对劲,“这种杀人方式由太平王来使用,它有一些不合逻辑。”

    宫九:“哪里不对了?”

    凉雾摆事实,“现在回头看,你爹始终没有把王府出现奸细一事透露出去。说明他想彻底隐瞒当年的真相,对吗?”

    宫九点了点头。

    凉雾:“假设太平王是以隐瞒为目的灭口,用刀显然不是好的选择。王妃的身份引人关注,尸体有明显外伤容易露馅。下毒更合适,能让人死得悄无声息。”

    这种分析是客观到冷酷了。

    宫九不愿意去想,但听凉雾这样说,必须承认它很有道理。

    凉雾:“我猜测你也一定在王府内仔细打探过,但没找到第三人知道先王妃死因。”

    “是的。”

    宫九问,“所以呢?”

    凉雾指了指地上尸体,“问题来了,他是怎么知道的?刚才王垒言之凿凿,他说‘赵申一刀捅死了发妻’。是用刀,不是用毒,不是用绳子勒死。”

    宫九蹙眉,是啊!王垒又是怎么知情的呢?

    “娘的墓一直有人看守。我没听说那里出现过盗墓人或奇怪事件。”

    宫九问:“你有什么猜想?”

    凉雾伸出三根手指,“我想到三种可能:他猜的,他杀的,他教的。”

    宫九只能理解王垒是瞎蒙对了,怎么会有后两种可能呢?

    “我亲眼看到太平王捅死了娘,而且那夜王府没有被夜袭入侵的警报。再说王垒教太平王杀人,那太荒唐了。”

    凉雾摆摆手,“眼见不一定为实。举个例子吧,我以前读过一则破案故事。”

    庙里的大和尚被一刀捅死了,刀掉在禅房门外。

    不多时,一位好奇心很重的香客路过事发地的门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