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两次阿穆尔战役(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一道从莫斯科传来的情报引起了李干的注意。这条情报是林罗恒发回来的他一直在莫斯科那边工作。
情报内容很简单安德洛夫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改革派内部有失控的迹象。
如果安德洛夫挂了别列夫斯基会毫不犹豫地发动全面战争这个疯子会不顾一切地向南进攻。
李干立即紧急约见了索布恰克。
索布恰克早都急疯了他立即赶到黑江宾馆与李干见面。
李干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内部怎么打我不管但是如何把战火烧到我们家门口我们是要做出回应的。”
“太平洋舰队有七百多艘作战舰艇有两艘航母总兵力高达十三万你们竟然让别列夫斯基全部掌控了。这么庞大的舰队失控会是什么后果你比我清楚。”
“尤其是那二十多艘战略核潜艇。”
索布恰克说“事情已经发生了请你相信莫斯科觉悟发动战争的想法。”
李干摆手说
索布恰克连连点头说“我们已经有应对之策。李干同志我们已经在调集军队平叛了请你们一定不要产生误判。”
**子最担心的就是别列夫斯基进攻东大东北地区届时东大肯定会疯狂反击东大一旦动手美国绝对会动手。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苏联单独和两个大国开战了这是安德洛夫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李干说“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有一枪一弹越过边境线我们将会采取强烈的应对措施以捍卫我们的领土**。”
索布恰克苦笑不已他道“李干同志远东地区已经失控了他们的行动并不能代表莫斯科。”
他的意思很简单??莫斯科不能为远东地区背锅。
但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
李干突然说“我们可以协助你们平叛。”
“不不不不不需要。”索布恰克连忙拒绝“我们有能力解决叛军不需要你们的帮助。”
开什么玩笑要是让其他国家的军队打进远东那么大一块地方还属于不属于苏联
都得打个问号。
索布恰克是学者
李干说“那就这样我还是那句话如果叛军的**越境我们会立即予以反击!”
无疑这次会谈的结果没有达到莫斯科的目的。
索布恰克只得返回京城等候莫斯科那边的指示。
莫斯科那边不是迟钝此前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情报信息都指向了别列夫斯基可能会叛变他们之所以措手不及是不敢相信别列夫斯基会采取武装**这种最为激烈的方式。
整个远东地区的克格勃系统、军队系统都被别列夫斯基掌握了莫斯科那边竟然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没有做出有效的应对。
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几乎没有驻军苏联的部队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和远东地区。
现在远东军区这边的百万大军没了想要平叛就得从**之外的欧洲调兵欧洲那边的兵力肯定会空虚的。
莫斯科顾不上了把欧洲这边的部队紧急调往远东同时和别列夫斯基谈判。
别列夫斯基的要求只有一个??安德洛夫等改革派下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作废。
他并没有**国家的想法只是想要**政权。
显然安德洛夫是不可能答应这个条件的。
他给出的价码是可以让拿出一些位置来安排别列夫斯基这一派人员。
都动枪动炮了压根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既然谈不拢那就打。
别列夫斯基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完全掌控了哈巴罗夫州、阿穆尔州这两个远东地区最为核心的地区。
可见他是做了长时间的充分准备的不是临时起意。
反观莫斯科那边从应对的情况来看直到现在都没能稳住阵脚。
9月27日美国的侦察机发现库页岛上的三个集团军开始了航渡训练。
库页岛和北海道只隔了一个宗谷海峡最窄处仅仅47公里!
美日联盟高度紧张起来!
当天苏联政府军和叛军之间的较量开始了。
莫斯科集中了12个集团军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一字
展开,首先动用空军和炮兵,对叛军实施了长达3个小时的火力准备,战场在阿穆尔州西部。
问题是,远东军区大量部队是从阿富汗战场上下来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别列夫斯基仅仅用了3个集团军,就挡住了政府军的三板斧。
另外,远东空军因为此处美苏对抗前沿,装备了几百架苏-27战机,除了没能控制的那几十架苏-27损失掉外,别列夫斯基手里有足足400多架苏-27,比数量和欧洲那边是持平的。
于是,惨烈的空战开始了。
大家用的是同样的战机,用的是同样的敌我识别器,结果就是,视距外空战压根没办法打,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代机近距离空战便出现了。
安德洛夫很清楚,必须要全力以赴,投入最大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远东叛军,否则,后患无穷。
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他几乎放弃了欧洲那边的防御,把所有能调集的部队,全部调集到远东前线,大量的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线送到远东前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