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辽东的农业生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嗯,辽东是一个好地方,但此处汉人太少,导致此地长期蛮荒,新安置来的流民要及时赐予土地和户籍,同时建立更多的州县来安置他们!”

    李万年是想将这里打造为自己的后方之一!

    毕竟,只要解决了契丹,这边就没有少数部落能够对他构成威胁。

    “目前我们辽东新建了十几个县,以及阜新和盘锦二州!”

    “嗯,辽东的土地就是用来养人的,之前尝试过的棉花以及新水稻有结果了吗?”

    李万年早就计划了。

    “殿下,水稻在前年开始尝试培育但没有成功, 但去年农科进士培育了一批种子,今年打算种植十几亩地看看产量,一旦没有问题,明年年初就可以将种子分发给百姓,明年秋就能收获千亩稻米了。

    至于棉花,倒是顺利,去年就有了成果,今年已经种植了数百亩地,明年可以达到上万亩地不止!”

    “嗯,真正要形成稳定的产量,还需要等到后年!”

    李万年知道这已经很快了,但他还希望更快一些。

    “主要是担心一旦试种失败,百姓承受不住这个损失!一个不慎,可能会引起饥荒!”

    “不用担心,稻米今年扩大规模种植,挑选上千农民,种植上万亩,棉花亦是如此!一旦真的失败,就当我们多养了一两千人的军队罢了!”

    李万年说完,秦玉点点头,但补充道:“这些人有家属,应该按照五千人的口粮去准备!”

    “嗯,你考虑的细致,准备好五千人的口粮,今年一旦成功了,可以多养活数万人,到了后年,就能养活数十万人了!”

    李万年只管说,秦玉只管执行。

    “对了王大人,辽东的六科学馆建设的怎么样了?”

    李万年很关心这个,这次种植技术的发展,也是农科进士在其中出了大力。

    “殿下,营州、辽东州,都建立了六科学馆,锦州城建立道级的六科学馆!三个学馆共有学生八百余人!老师经过两次科举,目前老师数量有八十人!”

    “嗯,要尽快的培养人才!”

    “只是殿下,这些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有一些是无法通过科考的,但就此放弃也有些可惜,殿下是否考虑过授予一些低阶官职加以利用?”

    王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为学生在学馆最多学习两年,两年之后必然要参加科举,可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的,但这些学子在加入学馆的时候已经考过一次了,基本功力还是有的。

    “如果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满足学习年限,授予从九品官职,安插在衙门或者军队之中吧!只要任职了,以后就不得再次参加科举考试!”

    李万年说完,王和就知道如何办了,毕竟涉及到官职的授予,这个需要李万年的点头。

    “臣遵旨!”

    “对了,我打算对功名体系进行分层,在进士之前设立举人、秀才,分别由道以及州举行对应考试,至于六科学馆的考生,不用参加举人以及秀才的考试,在通过六科学馆的入学开始之后,直接获得同举人身份,可直接参加进士考试!如果考不上,就直接授予九品官职,举人考不上进士也是如此!”

    李万年直接宋及以后的科举制度提前到了现在,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