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洗心革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局,无所谓瞒不瞒。

    见他如此反应,她心中逐渐有了一个清晰推论。

    此番攻城原是一场虚局,而玄策军却分毫不差地"恰好"赶到。按眼下境况,显然不是他们最初所言的,巡边之时察觉异动,遂发兵前来怀远。

    唯一可解的,只有一条,若菲早有谋划,岂能如此巧合?他们早就知晓,何仁之跟柔然人的密约。因而趁机借平乱之名,驻军怀远,好暗地调查何仁之贪墨通敌的罪证。

    现下看来,她深觉,或许连谢骋说遭人劫财受伤一事,十有八九都是假的。

    如果真是如此,能制定整个计谋,又能调动玄策军的只有一人。

    那个熟悉的两个字,倏然浮现在她脑海。

    她想了又想,思了又思,不可能罢。那祸国殃民的大奸臣桓恂,如何突然洗心革面,成个好人了?

    总觉得哪里奇怪,史书白纸黑字判定的奸佞,行大义之举,这根本不符合逻辑。

    她沉思着,这其中肯定有误会,或许桓恂背后另有他人出谋划策也说不准。

    念及此处,她轻咳了声,试着探问道:“何仁之一案,是你们统帅亲自经手指挥的?”

    她对自己的看法,他内心早已明了,也猜出她这么问的原因。

    他霎时来了兴致,回她:“小娘子这话问得有趣,玄策军上下,除了桓帅,还有谁能调动一兵一卒?”

    “我就说嘛,你家统帅真有济世之才,别人没办到的,你家统帅办到了。”羽涅悻悻笑了两声,咬了口手中的梨子。

    晓得她说的是违心话,他故意凑过去,开口道:“经过此事,小娘子觉得我家统帅为人如何?”

    《北邺覆亡录》为正史,她思量着,哪怕桓恂这件事做得没错,但不代表他为人没有问题。

    历史评价一个人,向来是综合性,并非从单一事件出发。

    她仍相信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可隔子竞面前,她断然不会说实话:“好…好得很,桓恂大人真乃民之父母,国之柱石,清正廉明,明察秋毫啊。”

    “有他当这个定北边军统帅,简直是我等平民百姓之幸。”她不忘解释:“我就说坊间里传的,根本是没头没尾的事儿。”

    听她说得天花乱坠,子竞唇角笑意更深,并未言语。

    一路闲谈间,他们几个很快到了灵宝观门前。

    三人勒马停驻,各自系好缰绳。

    羽涅打算取下马背上的包袱。

    她两手一提,沉得她又放了回去。

    子竞瞥见她包袱沉甸甸的模样,踱步近前:“小娘子这行囊里,莫不是装了石头?”

    她吟吟朝他一笑,故作娇嗔:“可不正是?路上还分了小郎君一块尝鲜呢。”

    子竞作势揉了揉下颚:“怪不得我觉得你那梨子,颇为硌牙。”

    他俩斗着嘴,未等羽涅再次施展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闻声出来的琅羲,站在大门外叫她:“师妹回来啦。怎的还不进来,刘婶在灶上温了饭,就等着你们开饭呢。”

    她朝他做了个鬼脸,回头应道:“我马上进来,小师姐。”

    转身面对沉重的包袱时,她向来懂得该求助时绝不逞强。

    至于找谁,她瞅准了身边人。她忽地眨眨眼,完全不在乎自己刚还想跟人互怼,嗓音瞬间软了八度,一双眸子柔软,眨巴眨巴:“帮帮忙小郎君,看在我好歹分了你个香梨的情分上?”

    子竞垂眸瞧她故扮的娇弱,轻“啧”了声,似是可惜:“娘子若真诚些,或许在下就从了。但碍于娘子不是诚心求我,在下还是识趣些,退下罢。”

    他向来说走那是头也不回,转眼真的潇洒独自一人进了观中。

    气的羽涅对着空气打了一套太极拳。

    谢骋望见这一幕,走到她跟前,说道:“谢某来帮道长拿。”

    刚坠入谷底,转而又看到曙光,羽涅也不推辞,对着谢骋连连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