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贴补家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话有三说,少说为妙。

    子竞一句话,明显跟此言论毫无瓜葛。

    府衙堂厅宽敞,容易显得冷清。他的言语,倒教这份冷清,更加?了几分。

    厅中寥寥六人,子竞身边左右站着的谢骋、卢近侍,赵书淮身后的高阁,以及那脸肿得跟核桃似的太守府长史。

    这几人唯有前两个面色沉稳,后头两个,只有刘长史听见子竞的话,脸色说不上好看。

    高阁而是面无表情,甚至嘴角存有一丝淡淡的微笑。

    被打了也不安生的刘长史,口出狂言,口齿不清道:“桓校尉这是何意,校尉……要杀何人呐?”

    恐是料定了子竞只会说些似是而非的话,不敢当面应答。

    北邺这样阶级固化的大国,无人敢对高于自己阶级的人,说些以下犯上的言论,那跟找死无二。

    不知是不是记忆力不好,这刘长史似乎忘了方才在大门外一幕。

    要说以下犯上,从最开始,距离他不远的人,早就将这个词付诸行动。

    这刘长史话一说完,卢近侍一个冷眉横过去,手掌压着的刀柄蠢蠢欲动。

    吓得后者往后一缩,刚才巴掌落在脸上的痛意,让他心中不得不怯懦三分。

    一个给人看门的敢在他面前叫嚣,子竞唇边笑意不深,给人一种怪好相处的意味。

    身为那人其主的赵书淮,一言不发。

    一言不发,有时难说不是默许。

    高阁到底会来事儿些。他从子竞将何家人说问罪就问罪,一系列证据又齐全,背后地里没早做好完全之法,不会速度如此之快。

    而后又从子竞又不畏天家威严,派人问询亲王之子,在其抗命,不但不退缩,后迎难而上,遣人前去捉拿。

    这一系列事情中,足以窥见这年少轻狂校尉的凛凛威风。

    高阁与他那些只知逞能蛮干的同僚截然不同。他喜欢审时度势,遇事爱权衡利弊,因势利导。面对不同的情势,有不同分析。这份洞察先机的智慧与随机应变的能力,正是赵书淮看中他的原因。

    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症下药”,才是行走于官场的万全之法。

    高阁深谙此要义,他说话自然比那刘长史聪明些:“民间之前流传,沙场出身的基本胸无点墨。今日得见校尉,才知晓此言定乃谬论。”

    “‘天黑乃是杀人好时辰’…某记得,《包待制智赚灰栏记》也有类似之言。”他语气略有敬佩之意:“校尉引经据典,可见不但会带兵打仗,还深谙文墨之道。”

    对于这般吹捧,向来不屑于此的子竞没有出口讥讽,只是道:“高幕僚说话果然令人清耳悦心,怪不得能得太守青睐。”

    高阁拱手客套道:“校尉谬赞,某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表面虽说着话,他没有忘记今日自己来的目的。

    许是暗自观察此刻闲散坐在榻上的人,心情不错,他趁热打铁道:“恕在下多言,今日我家主上前来,正是要跟校尉说明何仁之一事。”

    “哦?”子竞尾音微扬,像是对他说的话很有兴趣,放下踩在塌沿边的脚,身体前倾:“怎么个说明法儿?幕僚说来让本官听听。”

    高阁与赵书淮交换了个眼色,寸刻过后,又换上那副侃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