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消长昼,杨博这番话,却如一盆冷水临头泼洒下来,葛守礼顿时心灰意冷道:

    “杨老,何必说那些虚应故事,难道真忍心看着科道言官如砧上鱼肉?

    汪南溟因巡边之事,对首辅生怨愤之情,好友生隙,知此事的非只一人。

    再说王子中(王希烈),元辅给两宫上尊号一事,按旧制本应陈皇后封号高于李贵妃,结果依元辅意思,两宫太后名分并无差别。王子中身为礼部侍郎,职分所当,却对此事三缄其口,唯元辅之命是从,如此谗谀的官员,张太岳岂能不青眼有加?!”

    “葛总宪!你今日睡蒙了么?”

    杨博听他这话,终于忍不住高声喝止住,转而又和缓下语气道:“与川,休嫌轻亵,非吾有意与你争持,个中情由也是一言难尽,绝非你之臆想。譬如昨儿我得一阙《黄莺儿》,念与你听听。”

    说罢,杨博轻捋胡须,踱步念诵起来:

    “【无辱又无荣,论科年是弟兄。宦海到此如春梦。高才命穷,庸才运通。禀生落得便宜贡。且从容,一边站立,看别个赏花红。】这滋味如何?我听得愧都愧死了,萧萧条条,当真无趣!

    与川,大明朝廷如今一无所支地立于悬崖峭壁之上,好似一推即坠,分明粉身碎骨。元辅有力挽狂澜之心,亦有力挽狂澜之能。你对他有严重误解,京察之举,绝非是排除异己,张太岳亦非公报私仇之人。”

    说罢,杨博实在不想解释了,看看天光,“差不多到上朝的时辰了,与川同道而行?”

    说话间,下人回报已备好车马。葛守礼自然听出了杨博弦外之音。

    所谓志同道合:故道相同、相聚与谋;道相近、相望以助;道相远、相安以存。

    他本想着今日一早来找杨博讨个主意,没想到这人真是刀切豆腐??两面光,此时天光大亮,也来不及说下去,略沉吟片刻,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杨博本无奈地笑了笑,携着葛守礼的臂膀一同上了马车。

    他本以为葛守礼会答一句: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不曾料想他说了这样一句不谦不卑的回答,果然是忠清有声的葛与川。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七月的天气,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瞬便是疾风骤雨。张居正刚迈入吏部值房,便听到杨博站在窗边,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吟诵着宋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张居正听了不禁亦是有感而发:“人世沧桑如此迅捷,尘缘满日,若似弹指啊!”

    杨博听此音,方回转身来,见张居正肃肃落落立于门前,眉梢鬓角皆有水汽氤氲,便知他是冒雨前来。

    杨博一愣,再想不到这个时间会有人来找。本来今日见气候不好,他早早就将书办打发回家了,遂张居正进门后也没人通禀。

    杨博忙从柜子里拿出一条雪白的松江棉布递给张居正,“知道你洁净,这帕子没有过,擦擦吧。”

    张居正欣然接过帕子,边擦拭边道:“叨扰了,杨公对雨伤怀,慨世而咏,大有悲凉寥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