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53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既然吏部尚书的自陈起罢疏被驳回,那吏部左右侍郎的自陈奏疏便一体驳回吧。

    天下官员于御案上的表章,升降勾除,各自安命。小皇帝却另有一番计较:反正我也不知道这是谁,留任最方便了,以后若是有不称职之处,杨博还能不换人?这可是他的左膀右臂,大不了他自己换么!

    笨皇帝有笨皇帝的处理办法么!虚己下人,勿得自满!凡是奏请到自己这里的请罢,通通驳回留任。

    小皇帝按制留人,杨博的乞罢既然被驳回,那他身为吏部天官,职所应当,自然要向皇帝汇报近期对京官考察的结果。

    朱翊钧这厢翻开奏疏,那厢杨博禀报,直听得人渐渐六根清净,道念自生:

    共斥退吏部员外郎穆文熙等三十余人,并将吏部给事中韩揖等五十余人调离京城,从庶吉士中补充一些人进入六科。

    贬斥了如山西副使冯谦等一批尚书、巡抚级别的高官。

    名单长到听得小皇帝瞑然欲睡,因无碍己身,自是把世情荣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挂!反观局中之人,仿佛冷水沃面、瑟瑟发抖。

    大清洗!这是一次彻底的大清洗!

    廷议时,朱翊钧十分沉默,并不干涉结果,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就默默记下来,不去打扰早朝进度。与其说这个早朝是众人在向小皇帝汇报,不如说在向排列班第一的张首辅汇报。

    除了降职左迁的,也有部分人员有所擢升,比如:

    升江西右参政程嗣初为河南按察使。

    升福建左布政使朱纲为应天府府尹。

    升南京山西道御史姚光泮为福建泉州府知府。

    广西道御史王元宾为湖广承天府知府。

    福建俭事秦舜翰为四川佥事。

    复除郜永春为河南道监察御史。

    咦?郜永春?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朱翊钧漫不经心的眼光瞥向这个名字时不由得顿住了,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见过?

    冯保似也察觉了小皇帝的异样,不由得再三看过去,朱翊钧并没有注意到冯保的频频动作已然引得近臣侧目,这下就连杨博也不由得回想,自己奏疏里是否有不恰当之处?

    想起来了!朱翊钧恍然,难怪这个名字如此熟悉,当年殷士儋与高拱在内阁上演全武行,起因就是高拱想让张四维入阁,彼时殷士儋难免挪占了地方,谁知高拱打得算盘未成行,张四维先一步被人弹劾致仕,上书弹劾的御史就是郜永春。

    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翊钧尚感叹,一个负责弹劾的御史,让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从动机上讲,殷士儋有嫌疑。

    从籍贯出身上讲,高拱有嫌疑。

    从同科同年上讲,张居正有嫌疑。

    这人选挑得真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知是哪位的手笔?瞧瞧!如今算是破案了。小皇帝悬悬而望,偷偷瞄向前排的张居正,油然感佩,顿生出后进对学霸的高山仰止之情。

    一场铺排如此杳秘隐晦,郜永春的官复原职恐怕是在酬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