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4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自从喻娟芳说要盖房子后,棠棠和苏觉胜每天放学了就往河里田里跑,有时候从河里捡一篓子鹅卵石,有时候又去田里挖回来半畚斗黏土,有时候抱回来一大把田里的碎麦秆,这些盖房子都能用得上嘞。九月份,苏觉生顺利从红旗公社初中毕业升入原林县高中学习,苏觉孝也从榆槐村小学毕业进入了红旗公社读初一,两个孩子升学都比想象中的顺利许多,这可把苏会民高兴坏了。
尽管现在不看重什么文凭学历,小学没毕业的农民去当县委书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返乡种地为农业生产做贡献,这种宣传天花乱坠,喻娟芳虽然小学毕业,但她跟丈夫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孩子都能多读点书,哪怕将来还是回到地里当农民,但多读点书将来遇到事总能眼界更长远。
喻娟芳在自留地里拔了两个新鲜的水萝卜,回家之前顺道去了一圈划分的宅基地。
他们家的宅基地就在村西头,离老屋不远,特别宽敞,而且地势很好,位置高,平坦开阔,背风向阳,前边还有能供排水的沟渠,她没有实际测量过但估摸着得有一两百平,左边空地上已经两堆小山般高的鹅卵石了。
喻娟芳原本是打算盖一座土坯房的,但苏会民说等下半年再盖房子,还有大半年时间,干脆她就趁着这段时间多做一些卤肉去卖,把手头上的钱攒得再多些,到时候盖一座砖瓦房,砖瓦房比土坯房坚硬耐住,看起来也更阔气。
她现在手里的钱已经攒到了一千七百多,秋收过后,喻娟芳和苏会民夫妻俩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简单画了一个房子的“设计图”。
不过大多数时间是喻娟芳在说,苏会民按照她的想法来画图。
“堂屋放在正中间,给设计宽敞些,用来吃饭和放一些杂物,平时家里来客人也能有个像样的地方照顾。”
“行,堂屋大点好。”苏会民已经在草稿纸上画出来一个大致的房屋轮廓。
“还有这卧室,得给孩子们单独隔出来,不能再像这样挤在一块了,尤其是棠棠大了,该有自己的空间。”
苏觉生也上高中了,实在是不合适再睡在一处了。
喻娟芳扫了眼角落里乱七八糟的衣服和箱子,因为没地方放,挤作一团皱巴巴的,“这卧室也得有个放衣柜的地方,到时候找木匠打几个衣柜,虽说咱们没多少衣服,但总压在箱子里皱巴巴的,穿出去也不体面。”
喻娟芳凑近看了眼图纸,“厨房我想放在东边,早上能晒到太阳,也能避避风,灶台得大点,平时做饭、烧水,冬天还能靠着取暖。”
苏会民积极的顺着妻子的话头,“大灶台好,多砌几个锅口,一个用来炖菜,一个炒菜,再留个小的烧热水,院子里再砌个高度合适的切菜台,这样切菜就用不着弯腰了。”
老屋这边没有专门用来切菜的台子,她们平时做饭要么是在桌子上切,要么就干脆在井边蹲着切,每次切菜都很累。
提到院子,苏会民的兴致更浓烈了,“咱这院子,得砌个鸡舍,养上几只鸡,下蛋吃肉都方便,院子里还得挖个地窖,存着萝卜土豆和白菜,这样一来咱们家冬天也有肉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