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春风拂面,最后一抹日光消失在天边之时,往日寂静的桓王府,则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丫鬟们端着各色菜肴,一波又一波,流水似地送上桌前,不远处的水镜台上,乐工与舞娘合奏着歌舞,在台前一片荷塘的映衬下,甚是赏心悦目。
烟波亭上,一双碧色的目,似是宝石般嵌在深邃的眼眶里。
尽管额上略有被风沙研磨过的痕迹,但耳侧脖颈处,依旧有着藏不住的白皙与透亮,似比女子的还胜一些。孙寒英身材高大,较之江湛,整整高出一颗头来,两人同席坐着,江湛都显得娇小许多。
孙寒英斜睨着眼前人,心里却只有鄙夷,这些南夏旧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趋炎附势之人。回城的这几日,来他府上登门拜访的官员几乎挤破了脑袋,全当他是来日的倚仗。
原本听说新旧两朝臣子交斗,他还打算大展身手,好好正正这朝风,未曾想竟都是些蔫不拉几的软骨头,连让他提刀的兴致都没有。这江湛虽然也好不到哪儿去,但至今未露锋芒,隐藏颇深,暂时还看不出什么门道。
“魏王长途跋涉,一路南下,想必十分幸苦。听说如今的漠阳守将,名叫张崇德,原是孙将军的部下?孙将军遇害的事,朝臣们也多有议论,有人怀疑是寒部的人,不知殿下有无更多消息?”
漠阳地处大齐与寒部的交界,因其西北部有座佘山为梁,能抵挡南下的寒气,故而成全了漠阳城的壮大。
虽非最北之关,但也算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大齐铁骑南下,寒部亦派出十万精兵,掠夺此地,皇帝的叔父孙九思亲自奔赴边疆督战,携着义子孙元简,以少一半的兵力,扛住了寒部的侵扰,守住了这道国门。
但孙九思也因此受了重伤,不久后病终,孙元简便接过他手中的大权,稳住了军心。
原本这并没有孙寒英什么事,只是战事方休之际,孙寒英不等圣旨到来,率自带着一万亲兵,脱离王师,入了漠阳。
因他军功在前,又是齐人主将,且手上的兵力不算太多,皇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去了。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年时间里,孙寒英不仅收拢了寒部好几个势力,手中的人马也愈来愈多,已与孙元简麾下的守军不相上下。
皇帝数次下旨,催促他早些回城。
然而直到不久前,孙元简突然被杀,朝野上下为之震荡,皆以为是寒部有人欲要兴兵伐谋,借风南下,孙寒英这才决定亲自归城,谁料随着他的出现,事情竟变的更加诡谲难辨。
“说起来,此事怪我。”孙寒英竟没有逃避:“孙将军是应了我的邀请,才前往佘山春祭,这样的意外,谁都不愿意见到,总归是我们误入了山民的领地,叫他死在了乱箭之下。”
江湛不疾不徐听着,并未太过当真,孙寒英继续解释。
“同样为人臣子,我也不想让他一介英豪,以如此戏谑的结局收场,叫后人轻视他的功绩,让百姓忘记他的功勋,这才以敌兵来扰,他身先士卒为名,将他入殓安葬,好在百姓深念其恩,不仅夹道相送,还愿为其修建元简祠,也算没白费了我的一番苦心。”
江湛为他斟了一杯:“魏王虚怀若谷,在下钦佩。”
孙寒英摆摆手:“说来,他与我有大恩,在漠阳的这几年,全因他的照顾,我才有了落脚之地。且当初也是他收留了青卫,才让我们有了这两年相守的机会,只可惜?????”
“听说桓王殿下,亦有位亡妻?”
江湛点点头:“不错,已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正当这时,傅云倾送了酒上来,也不多话,默默为两人添酒。
今日的她,身着紫色长裙,因为换了个发髻,修长的脖颈露出大半,在衣物的衬托下,自是仪态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