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般想着,关嬷嬷望着初七就像是丈母娘看女婿,眼神愈加慈爱,走近道:“大人,怎地出来了?可是有什么吩咐?”

    初七一转脸,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嬷嬷笑眯眯看着自己,老人家的眼神似是看着大胖孙子般宠溺,他心跳了跳,拱手道:“并无甚吩咐,只是天色已晚,某要先行告退了。”

    关嬷嬷“诶”了声,挽留道:“难得殿下与大人聊得这般尽兴,待奴再去温一壶酒来……大人若是累了乏了,堂后亦设有寝室榻具,何必折腾?歇下便是!”

    初七忙不迭摆手,关嬷嬷脸上露出个安抚意味的笑,“大人怕外头有人嚼舌根?有殿下在,谁敢说您一句不是?”

    初七听她正经中又带着揶揄语气,本来消退下去的红晕又有死灰复燃之际,心道嬷嬷恐怕也是误会了些什么,想起方才自己羞赧困窘的脸惹得李婕宜忍俊不禁的模样,站也站不住了,哪还好意思再进堂去?

    其实在李婕宜被初七扶住的时候,就已经认清了眼前人。宋九思身上如雪水烹茶的岚香早已渗入她的肌理,镌刻于魂骸深处,两人虽相貌相似,身上的气味却并不相同。

    眼泪是李婕宜的撒手锏,宋九思听到她哭成这般模样,一定会忍不住轻抚上她背,半哄半劝:“殿下,不哭了,好不好?”

    那时候的她总是耍赖般哭得愈发嚣张愈发大声,宋九思一脸愁苦:“殿下,臣的衣裳都被打湿了,待会旁人指不定编排臣病弱至无法自理了……”

    李婕宜哭声骤停,看了看自己抱的地方,分明是劲瘦腰腹,又没有那么下,怎么会有人误解,还有他不是已经好起来了……?意识到中计,她还未来得及发怒,有人捧着她的脸,轻柔拭去泪水,温润如水的眼眸满是无可奈何,还有当时她看不懂的万分纠结挣扎,他轻轻拥着她,叹道:“殿下,殿下啊……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回忆纵然苦涩,却也带着回甘。

    也正因如此,酒醉后梦醒,镜花水月一场空,她无比真切地意识到他真的走了,此生再无可能相见的机会,心中空落落的,深渊似的悲怅越发不可抑制,才会在一个小辈面前失态至此。

    在问出那句话后,她发现初七白玉般的脸涌上红潮,本就不太自然的身子越发僵直,隔着布料也能感觉到他身上热度骤升。平日伶牙俐齿的他竟变得笨嘴拙舌,憋了老半天以头抢地吐出四个字来:“微臣该死!”

    李婕宜哑然失笑,他这点和他舅舅倒是如出一辙。动不动就罪该万死的。

    她年少时也曾荒唐过,欠下不少情债,只是有了宋九思后,她就再也没将别人放眼里了。她若是打起初七的主意,百年之后,宋令仪那里或许还可以搪塞过去,宋九思那性子怕是死也不肯与她相见了。

    更何况……李婕宜望着初七清亮无暇的眸子,看着他虽跪着却依旧如青松覆雪的脊梁,她很清楚,他寒窗苦读,涉万里江河走出贫瘠大山,从千万人中突出重围,不是给自己当禁脔的。

    李婕宜轻笑着拍拍他的头,动作有些生疏,道:“别怕,是我表意不清,吓着你了。”

    初七的心尚在砰砰跳个不停,要知道李婕宜若是强来,她是君他是臣,他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听到李婕宜缓和的声音,小心抬起头来,悄悄瞥了眼,正好撞上李婕宜略带歉意的目光。

    李婕宜看清他红得能滴出血的脸,将他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嘴角没忍住勾了勾,轻咳一声,回到正事上:“相信你早前也有听闻过宋家的事……李氏尚且有旁系支撑,然而宋家一脉却是真正地消亡了。”

    这些年来,李婕宜为马革裹尸的宋家军收敛忠骸、归置遗物,抚恤孤寡,整理宋九思生平所书所著,续写其尚未完成的兵书,满天下搜寻宋令仪研发的阵法与刀法……她早已将自己当成了宋家人,以至于与初七对话时竟以宋家长辈自称了。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让你的一个孩子过继到宋家。”

    宋家几代人为国鞠躬尽瘁、赤胆忠心,却换来一个子嗣凋零的结局,过不了多久,他们坟前甚至连个祭拜烧香的人都没有,叫人于心何忍?宋家及那两千为保家卫国而永远留在在边境的英魂,不应该被遗忘。她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宋家门楣能再次重振,等日后见了他们,她也能少一分惭愧。

    “世人都知道你舅舅是奇才,知道你爹是骁将,但若论排兵布阵,其实你娘能与他们平分秋色,只是她从不居功,成亲后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家庭上。她倾尽毕生心血研发的阵法始终无用武之地,我希望有人能为她做完想做的事。我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