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灰泥为炕(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雪停后的天气并未转晴,反而阴沉沉地压着城头,风透着屋缝灌进屋来,像冰刀子似的割人骨缝。夜里尤其冷。
哪怕是最中间那间已经修补过的破瓦屋,关好门窗、烧着火盆,也仍冷得人手脚冰凉。帐子外的呼气都成了白雾,一觉醒来,头发湿了、被角硬了,冻得哆哆嗦嗦的。
林青禾睡得浅,天还未亮便爬了起来,想去看看夜里炭火烧得怎样。
她裹着厚棉袄,推门出去,寒意迎面而来,脚步踏在石板与泥地交界的地方,忽然感觉脚下一硬。
低头一看,地上那些烧了一夜的火堆周边,竟然像水泥地一样,坚硬平整,一脚下去踩都踩不动。边角还有些带着灰白的裂纹,似曾相识。
她微微眯了眯眼,脑海里忽然闪过军校时期的一次野外教学??
“这是最原始的‘灰土结构’,古人将土、砂、稻草、草木灰混合,用火烧干、踩实、再行加固,在没有砖石的年代,可以短期用于墙体、地基,甚至炉灶底座……”
??若在其中加入石灰粉、泥灰、鹅卵石调匀,再行蒸压,便是最初级的“水泥雏形”。
林青禾呼出一口热气,脑子飞快转动。
她忽然意识到,眼下这条件,虽然无法炼石灰、煅水泥,但若能用土法制成类似“灰泥”的耐热材料,也许就能筑出储热、御寒的土炕来。
她看了一圈屋子,目光落在中央最大那一间破瓦屋。屋里有灶口,有院,有地方。
好,就用它来试。
她回屋翻出炭笔粗布,匆匆写了草图和配料比例,然后叫醒了林青山和林杏枝,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二人听了将信将疑,毕竟她说的这些,在他们脑中根本没有先例。
但林青山相信她的判断,“姐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天亮后,林青禾将图纸拿给罗?、周晓萍、孟阿翁等核心成员看,说要挖灶口、铺烟道、筑炕台,用灰土和泥浆混合筑出能储热的睡炕。
“这是死牢,死的,要烧得很久,但一旦烧干透,整晚不添柴火都能暖,睡觉不再发抖。”她顿了顿,“我敢保证,成了,这一个冬天我们都能活。”
孟阿翁惊叹她脑子里的东西稀奇,但也佩服她胆子大。当即点头:“那就干。”
很快,队伍里最利索的十几个青壮调了出来,开始掘坑、掏道、混合泥灰。吴春花、赵芦花带着几个妇人搅灰、加稻草、抡锄头,不消一炷香,整间屋子已热火朝天。
有人用细柴点起小火试烧炕底,有人拿破布沾水抹封泥缝,孩子们用石头砸细草木灰??哪怕不懂原理,但大家都觉得这事“有用”,便都不吭声地跟着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