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舆论宣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改革的阵痛被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妥善的安置政策所消化,而它带来的巨大红利——农民的拥护、社会的稳定、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及国家财政基础的巩固——正让这个新兴的帝国,根基变得越来越坚实。

    苏渊的威望,在这场触及灵魂与利益的巨大变革中,非但没有受损,反而如同那秋收的稻谷,沉甸甸地、金灿灿地,达到了真正的顶峰。

    …………

    京城,文宣阁。

    这里是新成立的“华夏宣传部”总署,相较于六部衙门的肃穆,此处更显繁忙与……鲜活。

    空气中弥漫着新印刷品的油墨味,墙上挂着巨大的宣传画草图——画面中央是苏渊身着戎装,手指远方,背后是喷吐烟烟的工厂和丰收的麦田。

    几个年轻的文书员正抱着一摞摞刚印好的彩色画报匆匆穿行。

    宣传部侍郎张谦,一个年富力强、目光敏锐的前翰林院编修,正恭敬地向苏渊汇报。

    他手中展开的是一份刚出版的《京华日报》,头版头条用醒目的字体写着:“陛下圣谕:工业兴国,泽被苍生!”

    旁边配着苏渊视察江南制造总局的木刻版画。

    “陛下,”张谦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按照您的旨意,各州府县的宣讲所都已建立,‘说报人’每日在集市、茶楼诵读《京华日报》及宣传部下发的文稿。

    新编的《陛下颂》、《工业强国歌》已在学堂和工坊传唱。还有这些画报,图文并茂,即便不识字的妇孺,也能看懂陛下的伟业和朝廷的恩德。”

    苏渊接过报纸,目光扫过头版,并未停留太久,而是翻到了民生版块,上面刊登着新式纺织机如何提升效率、某地因兴建水库而免除旱灾的报道。

    他微微颔首:“不错。宣传之要,在于润物无声。不仅要讲朕做了什么,更要讲百姓得到了什么,华夏因此强盛了什么。要让每个人都觉得,他们的努力与朕的指引,与国家的前途,是紧密相连的。”

    “臣谨记陛下教诲!”张谦躬身,“如今民间舆论,对陛下的拥戴已达空前。茶馆酒肆,乡间地头,百姓言必称‘陛下圣明’……”

    苏渊抬手打断他:“朕要的不是虚言奉承。你去吧,继续做好你的事。”

    张谦连忙称是,退了下去。

    苏渊信步走出文宣阁,并未摆銮驾,只带了两个便装侍卫,沿着京城新建的、铺着水泥的“永宁大道”漫步走去。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流如织。

    叮当作响的,以蒸汽机为动力,轨道铺设于主要街道的大车,缓缓驶过,引来不少新奇的目光。

    许多店铺的显眼处,都挂着官方发放的、印有苏渊肖像的宣传画,或是“陛下指引,工业强国”的标语。

    他走过一个街角,看见一群孩童正围着一个卖糖人的摊子,嘴里哼唱着:“苏皇帝,打东洋,赚了银子建工厂;机器响,粮食满,娃娃们有新衣裳……”

    语调稚嫩,却字字清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