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征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1969年夏。我们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夏季。火热的季节,火红的年代,火红的心燃烧着年轻的生命。每一颗年轻人的心都被这个时代点燃着。当然年轻人的心是最容易被点燃的,没有星火青春期躁动的阶段它还会自燃,更何况是有了火焰,年轻人的心会随着这把火焰把生命都要浇灌进去。假如鲜血能点燃的话,她定会能燃烧整个世界,全无敌。

    锣鼓喧天的火车站,红旗招展,人们高举标语与横幅,“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数不尽的年轻人身穿绿军装,胸带大红花,肩背着行囊,列队**在火车站广场。这几千名年轻人朝气蓬勃,像早晨**点钟的太阳,迎着旭日迎着阳光。庄严的等待着出发的号令。这就是第一批远赴内蒙古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没有佩戴领章帽徽的青年人。他们整装列队在车站广场集合,等待着欢送大会的召开。

    火车站广场人山人海。锣鼓声,鞭炮声响彻整个广场。

    车站内,111次军列已经驶进站台。静候着这些小将们的登程。它的行程将近是两天一夜。

    车站广场上的广播喇叭响了。领导开始讲话。他们热情的赞扬与鼓励这些**小将们的精神,响应**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祖国。

    知识青年代表兵团战士张文凤代表全体启程的建设兵团的战友们讲话。她高亢激昂的充满斗志的讲话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秦国颂在队列里听着,看着在台上讲话的张文凤。他这时的感觉就如同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一样,趾高气扬。因为能够成为一个建设兵团的战士,那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做到的。那要经过严格的政审,全面的挑选才能够选出来的。秦国颂的父亲是老红军,根正苗红,他是当之无愧的被首选。张文凤是厂里与市里的红人。20岁出头的她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尽管他父亲受到了一些冲击,但是他们家出身好,**家庭,她又是党员,是个难得的人才。她最具有代表性与鼓动性,军代表与市革委会的领导点名让她作为代表讲话。张文凤也不负众望,讲的慷慨激昂,情真意切,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她代表着全市的知识青年响应**主席的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去建设伟大的祖国!去保卫祖国的边疆!

    他们怀着满腔热血去铸就辉煌。

    他们进站了,他们就要登上停在站台旁的军列了。他们纷纷与家属亲人们告别。热泪盈眶而又心花怒放。

    秦国颂没有流泪。此时此刻,他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他说不出这种滋味是什么?他到车厢里探身探出车窗,与他妈妈和妹妹小英挥手,他妈妈用手绢擦着眼泪,小英则泪流满面,一遍又一遍的对他喊。常给家写信,拍照片寄来。秦义辉没有来,因为他觉得这不算啥子告别,比他当年参加红军背井离乡差远了。那才是真正的告别呢,搞不好一辈子就见不着了。现在这算什么?坐火车两三天就回来了。秦国颂此时的想法心情有点像他爸。他心里觉得干嘛要流泪呀?尽管这么想,但是他心里还是觉得有些空落落的。就像那年他去北京上学和二凤分手的时候那种感觉一样。不过这次让他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