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收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正事谈妥,时间也已不早,两方在酒楼前分别,林易又带着林二郎和林安澜在街上逛了一圈才回家。

    汉王府的订单马虎不得,林易打算第二天就去瓷山那里,与柴明交待清楚各种细节。

    林易送与汉王的新婚贺礼起到了极好的宣传作用,青花瓷在成都府极为畅销,即便已经增加了许多产量,依旧是刚摆上货架就被抢购一空。

    此外红瓷也陆续有人订购,订单排到了明年。

    现在还得给汉王府插个队,林易便打算再增加一个烧制红瓷的师傅。

    目前红瓷只有柴明一个人会,眼看就要忙不过来,必须增加人手。

    在心里将这些事情一一捋顺,计划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林易做到心中有谱,事到临头不会慌乱。

    接着,林易不由想起汉王世子和安平郡公来。

    前世他未曾见过这二人,对于他们的了解都来自于别人口中。

    今日只是浅浅一面,也未曾深入交流,但足以管中窥豹。

    两人都不是跋扈性子,汉王世子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安平郡公寡言少语却也通礼仪。

    林易心中暗叹,可怜二人早夭的结局。

    他不是没想过改变他们的命运,这样汉王登基后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朝野上下不会像前世一样分为两派。

    有成年又有才能的嫡长子在,谁还纠结立长立幼的问题?

    但这不是他想做就能做到的。

    除了这次,他与汉王府没什么往来,世子和郡公的身份也不是他能常常接触的。

    再者,他只知道二子出事的大致时间,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又怎么去加以提醒和防范呢?

    是以林易想想也就作罢了。

    能保住一家人不再如前世一般的结局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别人如何,他管不了那么多。

    林安澜此时也在想这两个人的事。

    《虞歌行》这本书里写了二人是怎么被害的,罪魁祸首她也知道,但是和林易的顾忌一样。

    今日过后恐怕他们不会再有交集,以她现在的年纪和小身板,出家个门都有人看着,能做的事相当有限。

    自己和一家人的小命能保住已然很不容易,又要怎么去救远在汉州的两个皇室子弟呢?

    所以林安澜也只在心里默默叹气,祝他们能幸运躲过一劫吧!

    林安澜不是坏人,在能力范围内她会想去帮助别人,但做不到的事情她也不会强求,更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帮到人而自我厌弃。

    因此,在确认这两人自己救不了以后也就不再多想。

    回村的马车上,一大一小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林二郎看过一圈,只好闭上眼养神。

    回想自己今日所说的话,确认没什么错漏之处,放下了心。

    他能看出爹对汉王府的态度。

    没想巴结,但真要有交集也并不排斥,保持一个良好的不远不近的关系就行。

    那他今日的表现应当还过得去,符合他爹的想法。

    三人各怀心思,一路无话回了家。

    先把订单的事情与柴明交待完,林易没有耽搁地回了家。

    家里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红薯要收获了。

    最初种下的两只红薯,随着它不停地长出红薯藤,林易让人割下藤蔓种植,最后也只种下了一分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