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小院(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不过小推车可以放在马车上,然后抬到合适的地方放着也就是了,并不是很沉。林安澜想了想,又画了一张折叠桌的设计图,撑开是一张牢固的桌子,收起来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拎着,比小推车还要好使。
小推车和折叠桌的出现,激发了众人对春游踏青的兴趣。
如今已经步入五月份,已经不能称之为春游了,不过盛夏还未来临,天气也不是很热,出门游玩也是很适合的。
书院端午节的时候放假,周佩宁和吴月皎一商量,便定在五月初六那日,全家在离书院不远的一处有溪水的山谷里野餐。
林安澜五月初二入住了自己的小院子,头两天自然很兴奋,如非必要,都不从院子里出来,看得周佩宁心里酸酸的。
“还以为她离开我这个做娘的会不舍得,结果你看,除了吃饭和早晚来请安,其余时候再不往我院子里来。”周佩宁对吴月皎如是说道。
吴月皎笑她:“你看你,提出要澜娘自己住的是你,现在不舍的还是你。如今只是从你院子里搬出去都这样,到出阁的时候你还不哭断了肠?”
周佩宁也笑:“她总要自己住的,道理我都明白,心里不得劲又是一回事了。”
听吴月皎说起女儿出嫁,周佩宁不由得想到当初林安淑出嫁来,揶揄她道:“当初淑娘出阁,大嫂你比哭断肠也没好多少。”
妯娌两个互相笑话了一回,话题又转到林安淑的身上。
“当初淑娘出嫁我是忧虑多于喜悦,怕她出嫁后不适应,过的不好,詹家虽然是旧相识,但又怕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们对儿媳妇严苛。”吴月皎回忆往昔。
詹家已是不错的人家,但林安淑出嫁后就要远行离京,有什么事他们不能及时得知,自然是担心的。
“好在淑娘现下过的不错,离我们不远,子弈只有淑娘一个,又有了鹏宝,大嫂你尽可放心了。”周佩宁说道。
其实当初林安淑出嫁,周佩宁也没比吴月皎好到哪里去。林安澜出生前,林安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周佩宁向来当自己女儿看待,有时候对她比对自己儿子还要好。
吴月皎长舒一口气道:“是啊,如今都好了。大郎明年也要成婚,底下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等他们的终身大事办完,我们也就轻松许多。”
周佩宁面上却染上一丝忧虑,说道:“大郎已经落定,二郎今年已经十八,婚事却还没有着落,真是令人发愁。”
若说回乡有哪点不好,便是在儿女亲事上。
林大郎比较幸运,先被戚家看上了。但现在林二郎到了年岁,合适的女郎却少得可怜。
若是林智和林易兄弟尚在做官,即便不在长安,能结亲的人家也一抓一大把,慢慢去相看,完全不愁找不到媳妇。
但现在林家两兄弟均为白身,普通平民之家他们不怎么看得上眼,倒不是说看不起,只是两家的见识不同,对儿女的教养水平不一,相处起来不会太愉快。
而那些官宦之家,他们也会嫌林家没有为官之人。时下结亲,许多都是利益交换,尤其是嫁女儿的,像戚家那样纯粹为女儿着想的并不多。
周佩宁去年就在留意林二郎的亲事了,只是到现在还没一点儿谱。
童山县倒是有几家乡绅来递过话,周佩宁也陆续参加了几场聚会,见了几家的女孩,都不怎么满意。
吴月皎也上着心,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姨母家的表姐倒是有一个适龄的女孩,在长安时咱们都见过,品性都是好的,这几年我和表姐也时常通信,若真的在梓州寻不来,我透个口风过去看她那边的意思?”
周佩宁坐直身体,脑海里搜索出她口中的人,问道:“就是去年调到蓬州做县令的连家?”
吴月皎的这个表姐与她年纪相仿,打小一处长大,关系很是亲密,时常有信件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