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唐家(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后面马车上的周佩宁也在和吴月皎说唐如珍的事。“这唐家姑娘着实是个娴静温婉,进退有度的孩子。”
吴月皎看向她,心中一动,问道:“你可是看上她了?”
周佩宁拿了个软枕垫在身后,倚在车壁上,笑道:“我现在是看见适龄的女孩子都有想法,用话本子上的话来说是走火入魔了。唐家固然好,孩子也不错,但也要看人家的态度。”
她现在满脑子都是林二郎的婚事,恨不得把遇见的小娘子都打听一番情况。
“大嫂对唐家了解多少,他家大姑娘怎么养在叔婶跟前?”周佩宁问道。
吴月皎便把她知道的说了。
唐如珍的父亲是唐先生的大哥,娶了原配夫人后生下唐如珍。待到唐如珍两岁时,原配夫人突然得了一场急病去世。
唐家兄弟的母亲唐老夫人便把唐如珍放在自己房里教养,两年后唐如珍父亲再娶,唐老夫人舍不得孙女,便以养病需要孩子在跟前承欢为由,留下了唐如珍。
之后唐如珍父亲入仕,天南海北地做官,唐老夫人便带刚成亲不久的小儿子也就是唐先生夫妻以及唐如珍回老家颐养天年。
唐先生喜读诗书却不慕名利,又因家中有大哥做官支应门楣,便未曾考官,又因唐老夫人年事已高,便一直侍奉左右。
唐先生夫妻对唐如珍这个侄女很是亲近,几乎是当做亲生女儿看待。后来唐老夫人去世,唐如珍父亲守孝过后起复入京,唐先生也没让他把唐如珍带走。
唐如珍的父亲娶了继室没多久就有了孩子,儿女双全,对唐如珍感情淡漠,觉得女儿在弟弟弟媳身边也是个不错的去处,便同意了。
直到现在,唐如珍都没见过亲生父亲几面,那边逢年过节送来的礼中倒是有一些是指定给她的,但一看就是面子事,并没多少真正贴心得用的东西。
吴月皎在书院住着,唐夫人才来俩月,几个女眷虽时常聚在一起,但二人都不是多话的性子,是以现在交情还不深。
她所知道的一部分是唐夫人和她们说的,当然并没说唐如珍父亲和继母的不是,只是提起他们语气平平,吴月皎便自己猜测是二人对唐如珍并不好。
不然唐老夫人拖着病弱的身躯,为何还要费心养育一个尚不知事的孩子呢?恐怕是觉得唐如珍跟着亲生父亲和继母,得不到善待吧。
“除了这些,我就还知道阿珍的父亲现任太常寺丞,其余就不太清楚了。”吴月皎最后说道。
周佩宁将她所说的信息记下,眉峰微微拢起,说道:“太常寺丞虽非多么重要的职位,但也是从五品的官职,若搁以前自是门当户对,现在不知道唐家是否能看得上咱家。”
说起这个她就想叹气,甚至有些埋怨林易太早归隐,好歹等到孩子们前程婚事都有了着落再说啊。
“这…我也不知道阿珍的婚事到底是唐先生夫妻说的算还是要她父亲做主。”吴月皎迟疑道。
周佩宁叹口气道:“就算唐先生和唐夫人看好了,于情于理也要唐寺丞点头才行。”
吴月皎又想起一事,说道:“我听唐夫人所言,唐先生和唐寺丞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兄友弟恭,非常和睦。唐先生的决定在他那里应是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