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角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大军出征,要征徭役吧?

    几万甚至十几万大军出征塞北草原,你不能从岭南或者闽地抽徭役来拉车赶驴挑扁担吧!而征发徭役,一定会影响当地的生活生产秩序。遇到紧急情况或者超出预料之外的突发状况,甚至会影响春种秋收。

    再者,军队作战需要就近采办军需,比如军服、器具、车马、粮食,以及沿途消费拉动经济,比如士兵们放假了的吃喝拉撒,乃至于嫖娼赌博,那都是流油的大肥肉。

    因此,对于大郑第二任枢密使的人选,乾元殿内爆发了激烈的讨论和争夺,好几次都有变成用拳头说话的趋势,久久不能统一意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文训这次的意思很明显,枢密使的位置,跟中原士族不会再有关系,至少这一任不会有。

    不能让中原士族把枢密使这个官职看成是自家位置,这是朝廷的官职,不是专门为你们设置的岗位。

    其实客观来讲,掌握着京畿地区二十万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和管理着汴梁城的京兆尹都是中原人,枢密使的位置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楚门道的,也不是看得清楚就能甘心拱手让与他人的,所以还是有那么几个中原籍贯的官员强烈推荐张承或者凌晨接替冯延,继续执掌大郑的武院。

    推荐张承的理由是,他本来就是冯延的下属,一路跟着冯延往上走,总是接替冯延的位置,并且做的一直都不错。而且张承也算得上是开国过程中文武兼备的臣子了,处理政务的能力中规中矩,至于带兵打仗么……

    虽然他没有独自领兵出征过,但防守战可是打过不少的,曾经还把鬼方部的柔罗可汗种在地里COS人参,一招瞒天过海把孙芝和应开疆骗的团团转,一样通,样样通嘛~

    唯一的缺陷就是,他的威望太低了,根本压不住那些脾气暴躁、战功赫赫的猛将们,更不要说四大行营都部署了。

    而凌晨的威望完全能够让四大行营都部署认真听他讲话,但他也有自身政治缺陷。

    枢密使这个位置,不是能力够了就可以上的,这玩意儿卡颜值卡档案履历、卡背景卡专业知识,还卡年龄跟性格。

    凌晨今年才刚刚三十岁,许多人至今都还觉得他做殿帅不合适,要是再让他做了枢密使,那还不得吵翻了天!集体大罢工都是有可能的。

    不能太离谱。

    而且就凌晨目前表现出来的一言不合就消失,找到人时已经在马尔代夫的沙滩上了;三天打卡两天请假,不仅迟到而且早退,打卡记录有时候一片空白;年纪太轻容易感情用事、凭借着自己的好恶去判断局势变化和人事任用等等等等~~

    种种迹象都表明,他不适合干枢密使。

    四月初的乾元殿,完全就是菜市场,每天都是高声叫嚷、指着鼻子唾沫横飞、平时整齐的队列也天天乱成一团糟。

    林济远刚开始还怒斥了几个四五品的低阶官员,可是当杜宣都握着拐杖砸地后,他就知道自己这个纪律委员已经管不住课堂纪律了。

    还好江南来的世家大族们因为刚刚转学,没敢太快融入环境也加入这场混战,不然怕是会更乱。

    其实汴京城中还有一个人,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岗位,也基本符合各项要求。而且以他的威望和年纪,也足以压住朝中各个派系的武将。

    这个人就是温茂。

    但温茂是降臣,这层身份就很尴尬,武将们自然明白这老头有多猛,可文官们就不一定了,你再怎么牛逼,不还是被我们请到汴京来当教书先生了?

    一个转校生,刚来就想做武院老大?你当你是镝木旋风雄啊?

    更何况老头现在只想教书育人,把一生的经验和绝学传下去,把波澜壮阔的一生编纂成书,每天都埋头写自传呢,好像叫什么……《鹤林风露》什么的。

    经过半个多月的激烈争吵,文训实在被烦的不行了,大手一挥,命秦时月暂代枢密使,执掌枢密院。

    秦时明,五十五岁,凤翔府岐山县人氏,在关中易帜、平定西北、组建西部行营、平定孟蜀的过程中累有大功,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也有雄厚的政治背景。

    秦王韩登和太子妃韩意的亲生母亲,是秦时明的亲姐姐,当年的关中节度使韩珏,是秦时明的大姐夫。

    虽然他压不住江淮、河北、关东和江南的将领们,但太子文若压得住,这就足够了。

    这场由冯延去世引发的激烈角逐,终于尘埃落定,画上句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