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一百零四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近些日子,皇庄贪?侵田一案似是终于结束,佃户的补偿正在发放,庄耀、刘管事等一众人流放,不过现在还被关在刑部大牢。

    与此同时,大臣都知道了曹首辅买凶刺杀楚王,证据确凿,圣上却迟迟没下旨治罪。

    为曹谏马首是瞻的一众官员,起初无人相信,起口让赵澜拿出证据。

    赵澜还没说话,燕王径直占了出来。

    “这些证据是我搜集提供的,若诸位大臣不信,可让刑部送来一阅。”

    这些大臣颇为惊骇,他们跟着曹谏,本就是站队燕王。

    到头来,竟是燕王把曹首辅这个亲舅舅送进了大牢,还极有可能送去地府。

    他们这时才发现,他们一点也不了解他们未来要效忠的人。

    也因此,他们纷纷歇了继续为曹谏争辩的心思。

    自然,还是有极个别的官员依旧义正言辞,据理力争,即便证据甩到了他们面前,他们依旧起口声称这是污蔑。

    这些人,都是受过肆为社帮助的人。

    他们怎么也不信,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会做出这样的事。

    这也是他们誓死追随曹谏的原因。

    但无人在意他们的争辩。

    朝会散后,赵澜又去了御书房。

    康平帝已经习惯了,习惯中带着一丝无奈,无奈中又有一丝欣慰,欣慰里又带着一丝叹息。

    叹息自己不能尽快安享晚年。

    他揉了揉额角,声音疲惫:“说吧,又有什么事?”

    赵澜动了动唇,忽而看见康平帝的发间又多出几根银丝。

    他不想直接说出来了,想委婉些,希望父皇听后,受的刺激能小一些。

    但,他向来说话直接,好像不太会委婉说话。

    康平帝没发现这个三儿子生出来的一丝罕见关心,只觉得他在这支支吾吾多有踟蹰,恐怕要说的事比之之前都严重。

    他止住了要开口的赵澜,打算做点心里准备,吩咐金福给他倒盏静心茶。

    这是这阵子他常喝的茶。

    白日静心茶,晚上安神茶。

    他的神思平静,全仰仗着这些。

    康平帝不紧不慢地喝完一盏,复道:“现在说吧!”

    赵澜:“……国库岁入每年虽然差强人意,也只是勉强够用,这些年风调雨顺自是无碍,倘若他日天灾人祸,边关告急,那时大晟定会左支右绌应对不急……所以……儿臣想增加国库的岁入。”

    这要是换成任何人,定会抚手称赞,但康平帝深知这个三儿子的秉性,支支吾吾这么久,定是增加岁入的法子……震人心魄……

    想到此处,康平帝心里打了个突,赶紧又让金福倒了盏静心茶,一口饮了个干净,才道:“这是好事。”

    却没问用何办法,康平帝也想平静一时是一时,能拖一刻是一刻。

    活到这把年纪,哪怕一呼一吸,都极度珍惜。

    然而,赵澜却不这么想。

    他短暂的关心就这么被抛之脑后,他深深记着父皇曾教训过他,他要做什么时要同父皇提前打个招呼,免得父皇被赶鸭子上架,没个准备。

    所以,他不需要康平帝问用什么办法,径直说了出来。

    “儿臣打算让那些无需缴田赋的人也开始缴纳田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