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7章 市纪委书记邓修的意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次日清晨,市委大楼。

    郑仪刚走进办公室,周扬便跟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神色略显凝重。

    “秘书长,刚才四海集团办公室打来电话,说是集团副总裁王坚,想预约您的时间,希望能当面向您汇报工作。”

    周扬将文件夹放在郑仪桌上,补充道:

    “这是四海集团和王坚的简要背景资料。”

    郑仪脚步未停,走到办公桌后坐下,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四海集团……反应真快。

    他昨天刚和胡之遥、李成栋谈完,今天对方的触角就伸过来了。

    这个王坚,他有点印象。

    资料显示,他是四海集团负责政府和公共事务的副总裁,据说很有些能量,在明州政商两界长袖善舞,是四海系对外沟通的主要桥梁之一。

    “汇报工作?”

    郑仪拿起资料,随手翻看着,语气平淡。

    “一个企业副总裁,向市委秘书长汇报哪门子工作?回绝掉,就说日程已满。”

    “是。”

    周扬点头,但脸上露出一丝犹豫。

    “秘书长,这个王坚……在明州关系网很深,据说和省里一些领导也……”

    “关系再深,也要讲规矩。”

    郑仪打断了他,目光从资料上抬起,看向周扬,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市委秘书长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尤其是四海集团,现在是非常时期,更要避嫌。”

    “你回复的时候,注意语气,客气点,但立场要坚定。如果他们坚持要沟通,让他们走正常渠道,联系对应的业务部门。”

    周扬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郑仪的态度。

    这是要毫不客气地把四海系的第一次试探直接挡回去,并且划下清晰的界线。

    “明白!我这就去回复。”

    周扬转身快步离开。

    郑仪知道,这只是开始。

    四海系绝不会因为一次拒绝就罢休。

    他们还会用各种方式,试图接近、试探、甚至收买。

    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守住底线。

    几分钟后,周扬又回来了,脸色更加凝重。

    “秘书长,王坚的秘书又打来电话,说……说他们集团董事长张四海先生,希望能邀请您共进晚餐,时间地点由您定,说是……想尽地主之谊,欢迎您到明州工作。”

    张四海亲自出面邀请?

    看来,自己这个新任秘书长,在四海系眼中的分量,比想象中还要重一些。

    或者说,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不得不由幕后的大老板亲自出面,试图拉拢。

    “回复他们,谢谢张董事长的好意。”

    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不带任何情绪。

    “但市委有规定,领导干部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心意我领了,饭就不吃了。”

    再次干脆利落地回绝。

    周扬暗自吸了口凉气。

    连续两次拒绝四海集团最高层面的示好,这在以前的明州,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这位新任秘书长的强势和底气,可见一斑。

    “是!我明白了!”

    周扬再次领命而去。

    郑仪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街道。

    他知道,这两次拒绝,等于向四海系释放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此路不通。

    接下来,就看他们是会选择退缩,还是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了。

    无论是哪种,他都做好了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明州的政坛表面波澜不惊,暗地里却暗流汹涌。

    政策调研组的班子在陈默的高效运作下迅速搭建起来。

    陈默展现出了惊人的能量和魄力。

    他直接从市委政研室、发改委、财政局、自规局、审计局等部门,抽调了一批业务能力强、背景相对干净、且大多不得志的中青年骨干。

    他没有通过各部门一把手,而是直接拿着郑仪的尚方宝剑,点名要人。

    遇到阻力,他直接一个电话打到郑仪这里,郑仪再一个电话打给对方部门主要领导。

    通常几句话下来,对方便只好放人。

    短短三天时间,一个由二十余名精干力量组成的政策调研专班,就在市委政研室隔壁的一间大会议室里开始了高效运转。

    陈默几乎吃住在办公室,带着一班人疯狂地收集资料、梳理政策、比对数据、分析案例。

    郑仪只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他必须拼尽全力。

    而政法委那边,胡之遥也雷厉风行。

    “净网清源”行动悄然启动。

    他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刑侦支队和网安支队抽调了绝对可靠的精英,成立了一个秘密调查组,由他直接指挥。

    调查组根据郑仪提供的方向,悄无声息地开始梳理四海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银行流水、项目合同、股权结构。

    所有的调查都在高度保密中进行,如同一张无声的大网,正在水下缓缓张开。

    宣传部李成栋也不敢怠慢。

    他亲自召集了几家市属主要媒体的负责人开会,传达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导向、主动作为”的十六字方针,要求他们提前储备一批正面引导的稿件,并加强舆情监控力量,24小时值班,发现苗头立即报告。

    整个明州的权力机器,似乎都在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高效和默契,围绕着新任秘书长郑仪擘画的蓝图,开始悄然加速运转。

    这天下午,郑仪正在审阅陈默报上来的调研组初步工作思路,办公室门被敲响。

    “进。”

    市纪委书记邓修走了进来。

    邓修年纪比邹侠略小,但头发已然花白,身材清瘦,面容严肃,穿着灰色夹克,整个人像一把入鞘的古剑,沉静而锋利。

    “邓书记,快请进。”

    郑仪放下手中的文件,从办公桌后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与尊重,伸手迎向走进来的市纪委书记邓修。

    邓修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与郑仪握了握手。

    “郑秘书长,打扰了。”

    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

    “邓书记太客气了,您能来指导工作,我求之不得。请坐。”

    郑仪引着邓修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