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住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堂装修简约典雅安保严格一看就是专门为政商人士准备的住所。

    电梯直达28层郑怀民掏出一张门卡刷开了2802的房门。

    “这里之前是商会一位理事的房产后来转到了郑家名下。”

    郑怀民推开门侧身让郑仪先进。

    “你暂时住着不用考虑租金其他的问题。”

    房间比想象中宽敞。三室两厅的格局装修风格现代简约家具一应俱全。落地窗外是整座城市的夜景灯火璀璨。

    郑仪站在玄关

    整个空间设计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奢靡又能看出品质。

    “冰箱里有吃的衣柜里有新衣服都是按你的尺码准备的。”

    郑怀民晃了晃手中的门卡。

    “这张卡你用着有事随时联系我。”

    郑仪接过卡没有立即表态。

    郑怀民似乎看出他的犹疑笑了笑:

    “别多想这是郑家对人才的正常投资。你要真过意不去就当是预付的房租等你安顿好了再结算。”

    他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郑仪台阶下又暗示了郑家的诚意。

    “那我就不客气了。”

    郑仪点点头把门卡放入口袋。

    “替我谢谢郑家的安排。”

    郑怀民笑了笑:

    “早点休息吧明天你还要去新单位报到。”

    送走郑怀民后郑仪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晚上九点四十五分。

    他转身走向书房。推开门一个简约的书架映入眼帘上面已经摆满了各类政策文件、经济著作和专业期刊。

    书桌上放着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旁边是几份发改委内部的简报资料。

    郑家的“服务”确实周到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郑仪靠在宽大的真皮办公椅上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明白郑家的用意。这些看似“巧合”的安排既展现能量又传递善意更是一种无言的提醒在江东这片棋盘上郑家的触角无处不在。

    不过郑仪并不反感这样的“投资”。

    他随意点开那封《半导体专项工作小组人员名单》目光迅速扫过名单上的名字和职务。

    这些都是未来要频繁打交道的人提前熟悉他们的背景、派系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大有裨益。

    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

    屏幕显示「徐永康来电」他在政法大学的导师也是当初推荐他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引路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