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重理旧业1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虽说府中上下将近百口,但是区区竹片绑上细绳,房小师傅带几个巧手的小丫头,又削又蒸,不过两日,便用修筑高台的边角料做了出来。

    黛玉叫紫鹃将众人名字写在竹片上,紫鹃很是仔细,一字不错的办好了差事。

    如今点卯,不再只是清点人丁、询问差事、走个过场。

    正院仪门旁,竖起一块三尺见方的木板,众人三寸长的竹牌各自挂在要办的差事下面。

    有如管事婆子,牌子日日挂在固定处;也有如护院、车马房等活计轮转之人,则每日位置各异。

    清早点卯后,各人取下铭牌,便知当日何处当差、归谁调遣、应做何事;事完则交牌换班,由三位总领过目,日日如此,循环往复。

    从此之后,府中无论管事婆子,还是小厮丫鬟,差遣皆须遵规执法,只听上一级调令,每日安排得明明白白。

    对于常年任劳任怨、无人依附的下等小厮来说,这却是一桩好事。再也不用被人使唤来是换取,各司其职,只看本事、事绩,不分谁有面子谁没门路,都有出头之日。

    然而,对一向仗势使唤人的老资婆子而言,就未必那般好受了。

    牌制一出,她们虽还领着管事的名头,却只能调派自己当天名下的人。再想叫谁去跑私差、送口信、占别人便宜,便不妥了。

    初次领牌后,女眷们点卯后朝大观园去,家丁们则原地操练,众人一路低声私语。

    原先他们都不敢如此,无他,只因今日主母黛玉因病未露面,由紫鹃和小红二人代为主持。

    一者是二奶奶贴身大丫鬟,一者如今在后楼替主子传话,自有几分体面;再加上有三位总领在场,倒也没有人当场作对。只不过等人散去后,风言风语也便多了起来。

    小红办完了差事,去大厨房领黛玉的早膳时,便见婆子丫鬟围着木牌指指点点。

    “这倒好,叫咱们成了营里当兵的了?”一个年纪稍长的婆子冷哼。

    “你还别说,我今儿才知道自己的名字原来长这样。往后若差事没做好,一查名字就能扣月钱了。”

    “八成是二奶奶出的主意!”另一个婆子凑近压低声音,“大奶奶才不弄这等死板玩意儿,二奶奶读了几本书,就拿这些法子作威作福,不好应付!”

    “那有怎样,二奶奶还不是得靠她婶子,要是治得厉害,我们去大奶奶那叫惨就是了……”

    小红等着费大厨装盘,静静听了几句。

    她奉命传府中新规,今日府中巡视之事也得黛玉信任交予了她,初时不过是静静在一旁听她们嘀咕,待听得真切,她便往人堆中去,声郎气清道:“各位婶子可说得巧了,这木牌领差事的章程,还真不知是谁能在其中作威作福呢?”

    她并不疾言厉色,却一句顶一句,清脆响亮。

    众人一愣,纷纷看向她。

    婆子们只记得这丫头原先在怡红院烧水喂鸟,如今接着亲娘莫云的风在后楼当差,跟先前跟着琏二奶奶一般,如今跟着二奶奶做事,只以为她还是同之前一般,只是个传话办差的丫鬟。

    小红似笑非笑地环顾一圈,淡淡道:“这套规矩,是两位奶奶合议定下,三位总管都是认的。这牌子将府中的差事分得明明白白,也不用你们往后废那嘴皮子借人,混岗推诿。要说作威作福,倒不如问问,是谁借了名头,常年不干活、却支月银?如今清楚了牌子,你说便是谁得了便利?”

    她轻巧一顿,又道:“前几日几个小厮干活利索,就被调去了后楼,这你们也都看见了。规矩清楚了,凭本事得差使,往后哪怕是最下头的,也有往上走的法子,难道不是好事?大家都是府里操劳的老人了,只要大家差事分明,规则清楚,谁都不会吃亏,最是公平。要是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