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京中贵女2(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西城门外,风起尘扬,赤旗猎猎,黑鸦盘旋。卫若兰策马在前,贾府车队缓缓向城门逼近。高墙巍峨,重兵把守,关上赫然悬着一面殷红大旗,墨字赫然:“顺天应命”。旗帜随风翻卷,上面斑驳如同千万人的血凝结而成,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车队方一近前,便被一列持械义军挡住去路。为首者肩披兽裘,面色黧黑,目中血丝横布,腰间悬着锋利弯刀,一身杀伐未散,冷眼望来,如刃割面。
“什么人!做什么的!”他大喝。
倪二翻身下马,拱手行礼:“我们是京中贾府,出城赈济,如今护百姓归府安置。望将军放行。”
那军头目光在车队间来回巡视,眼见众人衣着不俗,马车宽大,护卫皆带兵器,不由冷笑:“出城救济?我们没有进城前,官府都闭门自保,今天你们倒显摆起来了?我看是借赈民之名,行私运之实吧?”
卫若兰上前道:“军爷若是不信,我们愿守规检验,你们大可查验。”
军头并不应声,只带几名兵卒踱步到后车,猛然掀帘。只见车内挤着村民老幼,目光惶恐,小儿已忍不住哭出声,被母亲匆匆捂住。
他眉头紧皱,喝道:“哪来的这些人?”
倪二回道:“延义村的村民无人相帮,孤苦无依,故出力接回府中安置。”
那军头冷哼一声,懒得再问,手一挥:“查??!”
数十义军一拥而上,如狼似虎。有人翻查马车,拉扯包裹;有人驱赶百姓下车,逐个盘问。村民吓得噤若寒蝉,不敢作声。
左丘梅站在一旁,望着闯军熟练的问话与利落的搜查,早已不同于先前他们进入延义村。
但又是一样的,那日闯军路经延义村,村中倾力供粮、礼遇接待,却仍被掠走余粮,甚至有姑娘被骗走。许诺的回村相助也未曾兑现,如今村民对“义军”二字,已多半心怀警惕,宁愿沉默,也不多言。
对左丘梅来说,这等军纪,也敢称‘义’?虽是入主京城,匪性未褪。
一旁兵卒们忙着,军头继续他趾高气昂地打量,前方马车帘子一掀,一道身影缓缓步出。
黛玉披着白色斗篷,兜帽低垂。她行步不疾不徐,衣袂掠风,鬓边微乱,掩不住身上那份端凝自持的气度。即便刀锋在前,眼中亦无惧色。
明显区别于惶恐的村民,黛玉身子绰约,有名门气度,自然吸引那军头上下打量,问:“不是说送村民进城吗!这是怎么回事!”
她站定,向军头略略一福,未言一词。
他冷哼道:“不是说是送灾民进城?带女眷是做什么的?”
贾芸上前介绍:“这位是我家当家的林姑娘。”
军头一怔,似未曾料到竟是一女子当权,眼神中轻蔑之色一闪而过。
黛玉只静静伫立,目光从军头身上离开,环视街上,等着府中接应。
而卫若兰已跟着立于黛玉身侧,倪二则悄然侧身,拇指扣住刀柄。
可偏偏此时犯难的并非军头,而是一旁的小卒。小卒上前与军头低语几句,那军头目光忽然凝滞,脸色也沉了几分,双双看向贾芸。
贾芸也有疑惑,忽而他便想起,是当时他们排队领粥时那个小卒。
搜查终于结束。
本以为就此放行,可那军头与身边副将耳语几句,忽然一转语锋,低声冷笑:“你们前儿不是才买了我们不少姑娘吗?前儿才收那些王孙之后,如今又护着这些灾民进府,是想重聚旧势还是另有所图?”
黛玉轻声答道:“贾氏一族,确为勋贵出身。但早已被前朝抄家夺爵,如今是我林氏管家。如今朝局已改,我们只愿守一隅平安。”
军头“嘿”了一声,阴笑浮现:“旧朝金玉之家,换了身皮,就真成新人的事……可不那么容易。”
倪二眼神一冷,正要开口,却被黛玉微微抬手止住。
“若将军此言是讥我图苟安,那却也没错。”
军头摆手,笑容一敛:“这些百姓不碍事,但……如今要进城也有规矩。”
“什么规矩?”贾芸和倪二不约而同地皱眉,这明显是要刁难的前奏。
那军头缓缓抬头,目光阴沉如水:”闯王有令,只许普通百姓入城。”
一时间,风起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