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霁光篇?二十一(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俞沅之缓缓摇头,轻声问道:“郡主怎样了?”
“毒量不深,开口说话绝无可能,经过调理或许能提笔写字。”他应道,“共犯一个都跑不了,想死,也要在交代清楚之后,我成全她。”
俞沅之抬眸,双目泪雾盈盈:“不要伤她性命,放她离开,好吗?”
霍琅:“……”
“就当为了我,可以吗?”她哽咽道。
霍琅沉默,温柔帮她拭干眼泪。
俞沅之自认不悲悯苍生,她记仇,报复心强,她想要郡主血债血偿,但看到罗羡仙伤感,得悉徐慕断臂,她心疼,也心软。
郡主再不能开口说话,无法直立行走,这份惩罚足够了。
霍琅一旦与皇后结下死仇,三皇子势必站在生母一方,那可是当今圣上的嫡长子,相较徐鄞,俞沅之自是希望三皇子承继大统。
她想保护霍琅。
或许性本善有源头可溯,人永远存在糊涂那面,无法用理智衡量是非对错。
仅仅用“心”。
她的要求,霍琅从未拒绝过,这一次也同样。
只不过离开罗府前,男子驾玄风停在正门,仰头凝视四字金匾,吩咐阿威全力搜捕劫持俞沅之的歹贼。
要活口。
当晚,孟校尉回宅途中无端坠马,致头颈重创昏迷不醒,皇后下令彻查,偏偏祸不单行,二王妃突发中风,皇后闻讯心力交瘁,一口气提不上,瘫倒在塌。
孟家似有大厦倾颓之势,自打罗府萧条,丽昭仪母族落败,纷乱接踵而来,依附着皇后的墙头草见大势已去,不约而同转舵,另觅良主。
郡主始终未醒,霍琅竟破天荒“大发慈悲”,上禀太后与皇上,进言允孟氏族人将郡主母女同送往丰郡休养。
离京那日,三皇子带同亲信出现在二王府门口。
霍琅只道沿途注意安全。
三皇子看了看他,神情复杂,良久深深颔首。
-
中秋将至,霍琅因公半差驻营整月,罗羡仙为俞沅之带来一盏走马灯,灯面画着栩栩如生的春夏秋冬四景图,女子支支吾吾说是自己做的。
将蜡烛点燃,灯在桌上缓缓转动起来。
“好漂亮。”罗羡仙笑道。
俞沅之附和,她很清楚这盏灯绝非出自罗羡仙之手,但它的主人既不愿透露名字,也不必追问。
“昨日我与三皇子妃饮茶听到些议论,你如今可是襄京城的大红人。”罗羡仙打趣道,“那群世家公子们都想瞧瞧你究竟长什么模样,能让霍琅冲冠为红颜,与二王府杠上,要我说分明是他们狭隘,以为人人都浅薄好色,感情哪里只看姿容呢。”
起先,大肆传扬的世子农妇私奔论,均被霍琅亲求赐婚,当街抢囚冲得支离破碎。
众人好奇这位铁面阎王的儿女情长,远胜徐慕桃花艳闻。
“沅儿,谢谢你。”罗羡仙握住她的手,双眼微红,“无论郡主是生是死,都平安和她的娘到了丰郡,了却皇后娘娘一桩心愿,这算我,回报皇后多年来的庇护之恩。”
俞沅之反握女子的手,道:“也算我,回报你与世子的救命之恩。”
二王妃与郡主被送离襄京,世子独自留在王府养伤,闭门不出,提及徐慕,她的眼神逐渐黯淡,她不是不曾怀疑过,世子为何会如此凑巧撞上郡主安排的绑匪,但一想到徐慕宁愿豁出性命救她,就绝不会是同谋,这不符合常理。
罗羡仙闲话家常,陆续说起二王与妻子儿女不合传闻,孟家冷清现状,以及皇后娘娘虽不复往日意气风发之态,但身子有所好转之事,又将三皇子妃、宝成县主、蒋姑娘周姑娘等人对俞沅之的关切问候一一带到。
这年秋,俞沅之成日躺在塌上,喝药喝汤喝补品,赏窗外银杏桃花多树景,日益圆润,但她始终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罗羡仙时常去探望俞阿娘,陪伴用膳散步,女子告知阿娘,她进宫随侍,大抵要留宫小居至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