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推心(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同社社员能看。”熊茂松道,“但其实也算不得秘密,只不过有些事不方便在外人面前讲罢了。孝思你且慢慢看。”《檀江时报》内容不多,只有三类文章,“时事”、“学思”与“治理”。
“时事”与“新闻”差不多,但比“新闻”写得更严谨细致,且不局限于宝庆一府。
不但记述了北方流寇乃至关外东虏的动向,甚至关注到了今年六月初七红毛夷闯入厦门海域,击沉官兵几十艘战船之事。
这些事他连风声都未听过。
“学思”与“社情”有些像,却又不同。“社情”偏重事件本身,评论不过稍作延伸,“学习”则偏重从事件、现象乃至历史中提取出理论,甚至只论述理论。
车以遵扫了几行,只觉得大同社胆大包天,居然处处批评朝廷“务虚”,以此突显大同社的“求实”。
“治理”则是全新内容,说的是大同社和农联的种种规矩,以及如何落实这些规矩的办法。
车以遵放下《檀江时报》,叹道,“大同社俨然将自己当做了官府!”
熊茂松轻笑几声,“孝思,你却漏了一处,第二版最下方。”
车以遵又拿起时报翻看,在第二版最下,发现题为“治邵一年有感”的短文。
他几乎瞬间便看到了熊茂松想要他看的东西??
“……不事生产、依靠佃户生存的田主是极其贪婪和脆弱的。太平乡只坚持半年,便因田主近支族人待遇削减,与佃户几次冲突,致使佃户投靠农联。
“失去供养的田主眼见稻田生虫长草,只能让近支族人下田。但近支人少,又五体不勤,反倒致使稻田情况加速恶化。
“田主不得不向农联服软,这昭示了我社早已言明的真理??是田主需要佃户,而非佃户需要田主……
“经最终核实,邵邑田、地、塘,我社已造册六千二百零三十五顷六十二亩,预估全县田、地、塘当在八千顷以上。
“邵邑人口,我社已造册十二万七千零十六人,预估全县人口在十五万以上……”
“孝思,你不觉得有趣么?”听见车以遵放下报纸的声音,熊茂松忽地笑了起来,只是笑声有些凄凉,“当真有趣呐!
“朝廷每十年便要查一次黄册、鱼鳞册,数字不变也就罢了,有时还要减少一些。结果大同社查了一年,不,不到一年!
“不到一年,他们便查出了近三十万亩的隐田!邵阳县除王庄、卫所屯田,在册田亩也不过三十七万多亩呐!
“邵阳在册人口八万余人,大同社也查出了近七万人的隐户!呵呵,光是邵阳一县如此么?光是宝庆一府如此么?”
车以遵默然,熊茂松的语调愈发激动,“有隐田隐户并不奇怪,但吾从未想过真有如此多的隐田隐户!那些人,在吃大明的根基呐!”
车以遵不由长叹,“府尊,兼并之事,从来如此。许多人寒窗十数年乃至数十年,不就为了那些田土么?”
熊茂松睁开眼,凝视着车以遵,“这便是孝思志不在举业的原由么?”
车以遵道,“府尊莫抬举晚生。晚生不过是才疏学浅罢了。”
熊茂松笑了笑,又道,“时报也给官府留了面子。不光大户撑不下去,便是靠自己治田的农户,大同社称作‘自耕农’的,如今也有一半投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