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买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南楚本为蛮夷烟瘴之地,秦汉时设长沙、零陵等郡国,北宋时章?开边湖南,千百年来先民溯江开垦、繁衍,方才渐化为王土。

    自明起,江南广种棉桑,稻谷产量锐减,“苏湖熟,天下足”变为“湖广熟,天下足”。

    大米由此成为南楚对外输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

    湘潭作为南楚最大的米粮集散地,也一跃成为超越府城长沙的“天下第一壮县”。

    湘潭米市本在十八总沙湾,但二月刘今钰发兵长沙前,杨文煊便通告全县土客商人,米市将迁移至涓水河口的易俗河。

    易俗河距涟水河口更近,又多为田野,比起演迤十余里的巨大市镇,此处更安全,也更方便大同社开发建设。

    不但米市迁移至此,连同大同社的湘潭县治、证券交易所试点以及新开的大同银行,都将在涓水两岸兴建。

    只不过这些仍属于纸面上的规划。

    且不说水泥厂、砖厂产量有限,便是供应充足,也需要时间建设。

    是以王石到易俗河时,并未察觉出什么变化。

    船只停靠在易俗河码头,王石带着小厮踱步进街市,易俗河仍旧车水马龙,甚至比以前更为繁华。

    他在街头驻足片刻,目光被簇拥在一间商铺前的人群吸引。

    那些人看着富态,大多穿着绸缎。

    他迈步过去,入耳的不是口音甚重的官话,便是难懂的方言。

    众人围堵的店铺,上挂“资湘粮行”四个大字。

    “诸位老爷、老板,见谅!在下也是个替人干活的,与在下说再多也无用。”

    店铺的青石台阶上,一个中年男人拱着手致歉。

    “去年的新谷,上头定了三钱五分一石。你们若不愿买,便去别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即有老头怒道,“年初谷价都快跌到二钱五分了!现下你们大同社说涨一钱便涨一钱?便是官府,也不敢这么霸道!”

    其他人纷纷应和,“三钱五分太高了!我等运出去卖也有成本,便是三钱一石也好,涨到三钱五分,我等哪里承担得起!”

    中年男人赔笑,却不松口,人群中有人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店铺里立即有人回敬。

    “老子日你祖宗!”

    一个彪悍的汉子领着几个精壮汉子走出来,唬得众人顿时噤声。

    汉子扯着铜锣般的嗓子说道,“一个个成了聋子么?说了三钱五分,便是三钱五分!不愿买就滚,谁逼着你们买了?”

    汉子扫视一圈,众人畏惧,他不由地露出些许鄙夷,“便宜的也有,往年的陈谷就便宜!或者你们自己去乡里收米,农户自家买的,也便宜!

    “你们莫在这卖惨!你卖出去有成本,我家收上来便没成本?何况今年江北流寇肆掠,抢烧了多少粮食,物稀则贵,粮食涨价哪里不对了?”

    众人愤慨,却不敢言语。

    汉子继续高声说道,“要买便买,不买便走!你们堵在门口,我家还做不做生意了?做不成生意,损失你们赔么?”

    “好了,来者都是客。”中年男人忽地开口说话,“诸位,见谅,这小子粗鄙,回头在下教训他。但诸位堵着店门,确实不大好。”

    汉子嚷嚷起来,“还不走,老子要动手了!”

    汉子往前一步,众人急忙后退,几人反应不及,摔倒在街道上,顿时一阵哎呦惨叫,回应的则是一片笑声。

    中年男人拉着汉子,嘴上还在道歉,众人羞愤不已,纷纷散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