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乾宫夜宴(3)(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殿之中歌舞不休,王公名流推杯换盏。

    “范先生,晚辈敬你一杯。”

    “客气……”

    ……

    令狐青墨身着白色裙装,规规矩矩坐在谢尽欢身侧,手里还按着想去啄乾帝龙袍的煤球。

    发现谢尽欢眉头紧锁,似乎在研究着什么,令狐青墨靠到跟前好奇询问:

    “你在看什么?”

    谢尽欢正在琢磨如何搞李公浦,闻言拿起酒杯,目光示意远处就坐的一名官吏:

    “这人穿的不是大乾官袍,是北周外使?”

    “对,北周郭太后的族叔郭子宴,此行是过来谈判。”

    “谈什么?”

    令狐青墨端起酒杯,和谢尽欢碰了一下:

    “云北四镇。巫教之乱后,南北都死伤惨重,彼此议和,在诸教百家周旋下,北周把云北四镇割让给了大乾,从而休战。

    “如今百年休养生息下来,北周不服气了,说盟约有失公正,想把云州四镇拿回去。”

    云州四镇处于大乾山河关附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盛产矿藏,战略意义很大,谢尽欢意外道:

    “这种地方,朝堂怎么可能让出去?”

    “是啊。”

    令狐青墨以袖遮挡,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脸颊红了几分:

    “桌子上怎么谈,得看战场上怎么打,光靠嘴谈不出结果。按照翎儿的说法,两朝休战多年国富民强,没出手前其实都心虚,如今就是斗嘴皮功夫,谁要先怂了露怯,肯定吃大亏。”

    谢尽欢对朝堂之事兴趣不大,对此只是点头一笑,本想随手摸摸煤球,但右手也不知怎么的,就拿起筷子夹了块小肉干,送到墨墨嘴边。

    “咕叽?”

    张嘴接的煤球,瞧见此景仰着头满眼震惊!

    令狐青墨也是一愣,看着送到面前的下酒菜,脸色从微醺肉眼可见化为涨红:

    “你……你做什么?”

    “呃……”

    谢尽欢也不知道自己在做啥,纯纯被鬼上身了!

    但这玩意显然不好解释,只能硬着头皮当暖男:

    “看你呛到了,吃口菜压压。”

    “……”

    你人还怪好嘞……

    但我就算要吃菜,能让你喂吗?

    在场这么多人,被看见怎么办?!

    令狐青墨觉得谢尽欢是喝多了,害怕被旁人注意到,想把胳膊压下去。

    但身边这臭哥哥,还挺倔,胳膊纹丝不动,就硬凑到嘴边。

    “你……”

    令狐青墨害怕被人瞧见,只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含住小酥肉,而后小心左右四顾,偷感十足。

    谢尽欢暗暗松了口气,瞧见墨墨的小模样,又笑了下……

    ——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酒香与欢笑交汇。

    乾帝身着龙袍在上首就坐,扫视着满朝文武及各地贤能,心情十分不错,直至看到了不远处的蠢侄儿。

    赵德位置在太子附近,此时趁着大人们都在拉家常,悄咪咪凑到太子跟前:

    “哥,你带银子没?王府给的月钱用完了……”

    太子赵景桓乃乾帝独子,才智德行都风评颇高,待人亦不失谦和,瞧见堂弟又凑过来借钱,含笑道:

    “我这还有些盈余,你要多少?明天我让人给你送去。”

    “三万两。”

    “三……?!”

    赵景桓是太子,不是凯子,闻言轻轻吸了口气,憋了半天,才回应:

    “我加起来也就剩八千多两存银……”

    “八千也行,不劳哥派人送了,待会我亲自去取。”

    “?”

    ……

    乾帝瞧见蠢侄子这德行,心头感受可谓‘且喜且嫌’。

    喜在于赵德这模样,就不可能有篡位谋逆之心,就算赵德想,朝野都不敢在其身上下注,太子日后登基,完全不用考虑堂弟反叛问题。

    而嫌在于,丹王终究是他亲弟弟,儿子养成这鬼德行,他这当大伯的,是真有点‘你也配姓赵?’之感。

    实在不忍直视,乾帝就把目光移向了不远处的长宁郡主:

    “翎儿,听说你把谢尽欢也领来了?”

    长宁郡主在皇帝皇后面前,肯定得端庄一些,落落大方颔首:

    “是啊,父王觉得此子是可教之才,让我带着来见见世面。”

    乾帝顺着指引望去,可见一名气度不凡的白衣公子,在大殿角落就坐,正和旁人交谈,微微颔首:

    “近些时日光听闻此子才能、德行,没想到相貌也仪表堂堂,如此良才,只担任执戟,大材小用了。”

    乾帝这话,显然是想给近期表现出色的谢尽欢封个官。

    长宁郡主正想回应,但坐在不远处的李公浦,却连忙赔笑插话:

    “谢尽欢近日功绩确实不俗,不过衙门还在查干尸案,要微臣来看,等此案了结再封赏也不迟。”

    白发苍苍的何国丈,年纪太大,看起来有点迷糊,闻声颔首:

    “公浦这话在理,以此子的才能,破案用不了几天,现在封赏,案子破了不好再赏;没破更是不好收场。”

    乾帝想想也是,也没多说,又与何国丈聊起闲话家常。

    如此交涉片刻后,入京拜寿的皇亲贵胄,就开始轮番献礼祝寿。

    长宁郡主也拿出了丹阳学宫打造的凤冠,工艺之精美,直接让无数朝臣啧舌,何皇后瞧见直接笑的眯起了眼。

    不过就在这哄哄闹闹的气氛中,北周外使郭子宴,却忽然来了句:

    “贵国幅员辽阔、民康物阜,群臣给皇后祝寿,却尽是些金银俗物,在外臣看来,有失贵国体面。”

    “……”

    整个大殿安静下来。

    连正在逗墨墨的谢尽欢,都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