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哥脸上的焦急,立马就解释:“晚上不去,准备明天去。我听隔壁小秋说前头礁石那边好钓鱼。”

    “那里是能钓鱼,不过那礁石挺滑的。你想吃什么海鲜?要不大哥明天上渔场给你买?”

    渔场除了有每日出海打渔的渔船,还建了不少养殖各种海鲜的鱼排。

    “我就跟小秋一起去走走。都好长时间没去海边了。哥你别担心。明天我们一早就去赶海,这钓鱼是顺道的。”

    见小妹这样保证,陈宝安也就放心了下来。但不忘叮嘱他一些礁石堆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

    这头,陈宝茵高高兴兴拿到了鱼竿,开始盘算着明天怎么钓到大鱼。那头,陈大强夫妻两也洗漱完在房间里说话。

    “宝茵不知道在阳城碰到什么事情了。昨晚大晚上回来我就看她脸色不对劲。今天人看着也不怎么说话。大强,你说是不是她工作分配得不好啊!”

    徐阿妹回想起回家一天的女儿,忧心忡忡地说着。白天忙着各种事情,晚上人一闲下来就忍不住挂念女儿的事情。

    今天出去外头碰上不少村里人,都在跟她打听宝茵的工作单位。她哪里知道啊。只能打哈哈过去。她也问了宝茵,但这女儿支支吾吾的。让徐阿妹心里无端担忧。

    陈大强哪里有这样的细心,只觉得女儿肯定是读书读累了。这毕业了,慢慢放松下来就好了。

    同样的对话在村里不少人家说起来。要不是渔场改制的事情更加紧急,怕都会一窝蜂跑到宝茵家去打听了。毕竟陈宝茵可是陈家村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呢!

    饶是这样,当第二天陈宝茵扛着钓竿,提着鱼桶,跟隔壁小秋一起去礁石堆赶海时,一路上碰到的人都会关心她的工作问题。

    ??

    陈宝茵揉了揉笑僵的脸,无奈叹气。大早上在海边碰上的村民真多啊!碰上一个就问她工作的事情。这让她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还没想到用什么理由,来解释自己一个大学生,最后没有单位接收这个事情。

    “宝茵姐,阳城是不是很大很漂亮啊!”

    小秋不知道宝茵心里的苦,乐颠颠就问起了阳城的事情。

    陈宝茵就读的阳城美院就在阳城。作为省会城市,阳城是整个广省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车水马龙,灯光璀璨,高楼大厦不一而足。

    “是挺发达的。你要是想去,可以坐火车去。火车比客车要便宜。”

    小秋摇头:“我都要相看嫁人,就不出远门了。”而且也没钱出远门。

    一听相看嫁人,陈宝茵这才想起小秋今年刚满20岁。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小秋一直在家里干活到现在。

    “那你不想去阳城、深城打工吗?”

    改革开放都好几年了,他们这距离改革前沿的深城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村里也有年轻人去那边打工。当然,大部分还都在家里干活。因为家里这边的国营渔场是正经工作。能发工资发福利安排住房的那种。

    听到宝茵说外出打工的事情,小秋就不说话。宝茵比对方大两岁,又在外头上大学四年,跟小秋其实不太熟。见她不说话,宝茵就默默住嘴。低头用脚逗起一路跟着过来的阿旺。

    这小家伙前天晚上跟着她一起来到陈家,适应得比她还要好。

    ??

    陈家村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