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天帝临尘的其他意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些繁琐政务了。”

    赵凌捂着额头,暗道不好!

    这才是真正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非但没能把扶苏坑进来,反而把原本已经上手帮忙的老父亲也给劝退了!

    这下可好,所有的文书活儿又得全部堆回他自己一个人头上!

    赵凌张了张嘴,还想再挣扎一下,但看到嬴政那副此事已定,无需再议的淡然表情,就知道再说下去也是自讨没趣。

    算了算了……

    赵凌心里哀叹一声,朕认命了。

    赵凌重新坐下,试图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政务上,以掩饰内心的郁闷。

    今日早朝之上,奉常已经正式上书汇报,关于天帝临尘的旨意已经传达下去,整个咸阳城及周边地区的百姓都已开始遵照执行,斋戒三日,沐浴净心,虔诚祈求天帝降临。

    其实所谓的“百姓斋戒”,对绝大多数连饭都吃不饱的普通黔首来说,根本没啥实际影响。

    他们平时也很难吃到荤腥。

    这条旨意主要还是为了约束和警示那些平日里锦衣玉食的权贵和富商,让他们在这三天里也收敛点,营造出一种举国虔诚的氛围。

    而这道旨意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官方的渠道,将天帝即将临尘这个消息最大限度地扩散开来,让所有百姓都知道,这本身就是一场舆论造势。

    嬴政坐在那里,突然话锋一转:“天帝临尘,恐怕朝堂之上,儒家和法家那帮人的心思,可就大不一样了吧?”

    赵凌闻言,收敛了郁闷的神情,微微点头,神色变得认真起来:“这也正是朕恳请父皇亲自临尘的一个重要目的。”

    他登基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始皇时代的政策。

    儒家的地位明显得到了提升,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严格打压。

    而法家也不再是一家独尊,其严刑峻法的色彩有所缓和。

    这种变化导致了朝中微妙的失衡。

    儒家对始皇帝嬴政的铁腕统治记忆犹新,充满恐惧,他们打心底里害怕这位前任暴君真的以天帝之名回来,哪怕只是演戏,也担心他会重新扶持法家,打压儒家。

    而相反,法家的门人则对现状感到些许失落,他们无比怀念始皇帝时代法家学说得到的极致尊崇和权力。

    因此,他们内心是无比渴望嬴政回来的,哪怕只是形式上的,也希望能借此机会重振法家的声势,至少能平衡一下如今儒家的上升势头。

    平衡!

    赵凌需要的正是平衡!

    如果他纯粹依靠自己的政治手腕去打压拉拢,自然也能勉强维持局面,但那需要耗费大量心力和时间,且容易留下隐患。

    而现在,天帝临尘这出大戏,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的解决方案。

    他可以借助天帝之口,说出一些他作为皇帝不方便直接说的话。

    既可以警告儒家不要得意忘形、需谨守本分,也可以安抚法家,肯定其历史功绩和继续存在的价值,同时向朝野上下再次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化民”相结合的新国策。

    这样一来,既能照顾到各方的情绪和利益,又能将帝国的思想舆论重新引导到自己设定的轨道上来,可谓一举多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