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车同轨书同文算功绩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儒家之人讲出这些话来实在叫人震耳发聩。

    尉缭站在下方实在忍不住高声喝彩。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尉缭身上。

    其他学派之代表也都陷入了沉思。

    吴公的脸色更是有些不太好看。

    他的印象中儒家这些人不都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吗?

    他都准备好了叔孙通脾气火爆说不定会当众与他争论一番谁知道他也要顺应时代让儒家变法?

    我法家方才点了皇帝你现在猛猛拍皇帝的马屁?

    拍完始皇帝拍秦武帝的?

    偏偏还拍得这么好!

    这是儒家的风格吗?

    求你拿出一点大儒的风骨来好吧!

    吴公找不到反驳的点秦武帝的意图都险些随着大秦日报溢出来了叔孙通说的这些话应该全都合乎秦武帝的心意啊!

    随着尉缭的一声喝彩吴公知道这儒家的天要变了!于是也只能跟着喝彩!

    “叔孙兄大才!吾心神往之!”淳于越说不出那些话但并不代表他不会附和。

    复辟周礼已是不可能了。

    反抗不了便接受吧!

    从此儒家为大秦皇帝**

    分封制?

    便再也不必提了!

    除非他想儒家走向灭亡。

    伏生咬着牙不解地看着旁边附和的淳于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在他看来叔孙通和淳于越已经背弃了儒家先贤哪怕不敢说连内心的坚持也没了吗?

    但他亦不敢反驳咬得后槽牙都快碎了。

    当众人以为叔孙通已经讲完叔孙通却又说道:“今日还又一论点是科农院院长陆贾所说老夫心中佩服亦是认可因输了赌约斗胆将陆院长的话在此述说一遍。”

    陆贾?!

    那个刚刚被陛下封为科农院院长之人?

    台下许多人都只是刚刚听说这个名字对其知之甚少。

    最多也就知道他是儒生亦是天子门生陈平因科农令**一事受到牵连被撤职他便担任了这个职位。

    但他有何高见?

    竟然让叔孙通都为之折服而为何又要由

    叔孙通来讲他的论点?

    “陆院长有言,商人可增加天下粮食布匹的产量,诸位以为呢?”

    叔孙通是会讲课的,他没有直接抛出观点,而是先问在场的诸位老师和学子。

    这个问题抛出来,立刻引起一群人激烈的讨论。

    商人不事生产,与国无利这个论点基本已经深入人心了。

    可以说,儒家、法家皆以为如此,哪怕墨家、医家、兵家这些老师皆是天才闻名的大能,首次听到这个论点也皱起眉来。

    王贲一个带兵打仗的人都知道,商人不事生产,既然不事生产,如何又能增加天下粮食布匹的产量?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陆贾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论点来?

    叔孙通刚才那番话也奇奇怪怪的。

    他究竟是认可了陆贾这个观点,还是故意当众提及来让陆贾难堪?

    这谁也说不准。

    陆贾可是天子门生,皇帝之前扶持商人,说不定这个观点就是皇帝借陆贾之口说出来的呢?

    诸子百家的老师集体选择了沉默,台下学子们却百思不得其解,但也无一人敢站出来反驳。

    能站在这里的人,哪怕是学子,也都不傻。

    若是当众反驳,反驳对了呢,得罪陆贾。

    若是此言当真有理,那丢脸的就是自己。

    左右不讨好的事情,谁愿意去做?

    叔孙通也任由台下的学子们辩论了半刻钟,虚手一压,众人噤声。

    他这才将之前陆贾打的那个比方说了出来。

    “若一人擅长织布,一人擅长耕田……”

    叔孙通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说着,下面学子再次陷入沉思。

    当叔孙通的比方打完之后,一个个的如茅塞顿开,大梦初醒。

    “商人竟然真能令提高天下粮食布匹的生产?”

    叔孙通又继续在台上讲解商人对国家的用处,基本都是陆贾与他们讲的那套说辞,再加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下面的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结尾之时,叔孙通还不忘再度升华主题:“可见陛下重商,此乃圣明之举,商人不再是贱籍实乃仁政,亦是国之大计也!”

    赵凌坐在远处都听得不断点头。

    什么叫自有大儒为朕辩经?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了!

    光他当皇帝的说有时候效果还不如叔孙通这样的大儒来说。

    赵凌可以在朝堂上与大臣说,那些大臣听了也就听了,或许他们心中是不支持这些观点的,但也不会表现出来。

    哪怕他们支持赵凌的政策以及观点,但他们也不会到处宣扬。

    叔孙通在天辩台之上,当着咸阳城中权贵之子的面说,那又不一样了。

    特别是这些观点颠覆了大部分人的思想。

    这些人会去讨论,会去思考其中对错。

    话题会传开,各种辩论之后,最后认定是对的,如此才会深入人心。

    这才是真正的**和洗脑!

    儒家对国家的征伐的确没多大作用,但天下一旦太平了,那儒家可以用他们的学说来巩固皇权的统治,对百姓洗脑。

    这也是所谓的儒者可与守成。

    守的是皇帝的成!守的是权贵门阀的成!却不是百姓的成!

    阿青没有听叔孙通讲课,一则是她不感兴趣,二则是她在赵凌身边,她的疑惑,赵凌可为她解答。

    阿青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陛下,车同轨,书同文的意义何在?为了满足皇帝的统治欲望?还是什么?为何我觉得并不值得一提再提?

    阿青是相信赵凌的话,但她对嬴政并不算佩服。

    在她看来,叔孙通方才说什么车同轨,书同文,意义不大。

    大概就是嬴政为了展示皇权的霸道做出来的事情,也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