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沅州少年 第二十四章,夜狩·喑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都给本都头滚开!”

    福来客栈外的街巷口,胡都头带领一队府兵,推开挡路的打更人。

    他指挥道:“全给我分散开,把福来客栈团团围住,绝不能让白秋雨跑了!”

    府兵们挺枪围了上去,枪尖寒芒在月色下连成一片,将客栈裹得密不透风。

    数名弓箭手蹲守街巷制高点,箭矢泛着寒光,细看便知与寻常大齐制式器具大不相同。

    弓身刻着繁复铭文符图,在月光下泛着金光,而弓弦上的箭矢亦刻着十余个符文,通体漆黑,泛着金属冷光。

    这是朝堂“制兵府”炼制的符铭器,寻常兵卒持之亦可射杀二境藏海以下的修士。

    其上刻有破甲、力沉、瞄准等功能。

    更狠的还能带爆炸、毒杀、追踪之能,却非这沅州城府兵能配备。

    这八张弓,还是韩牧司从皇城私自带出的,他本是边疆大将军,因事被贬为沅州兵马都监。

    此刻,韩牧司骑在战马“踏云”背上,眯眼盯着福来客栈,指节在鞍桥上轻轻叩着。

    数日前,白秋雨单枪匹马血洗府衙,知府李长风身首异处,消息如惊雷震得朝堂震颤。

    九五之尊当即拍案震怒,降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锁拿钦犯白秋雨进京,于惩恶门斩首示众!”

    天子之怒,意在向天下宗门与散修立威——纵是神通广大的修士,敢犯官威、触国法、害百姓,也必伏法受诛!

    韩牧司还听闻,朝堂派了特员专查知府一案,按日程推算,近日便到。

    来者虽不知是男是女,却是“天宪台”的人。

    天宪台由先帝所立,旨在平衡宗门势力、稳固皇权,是朝廷辖制天下修士的机构。台内广聚修士与奇人,掌监察、惩戒之权,遇违规者可先斩后奏。

    昔日天宪台如烈日高悬,掌御赐天罚之权,一纸令下,宗门俯首,修士胆寒。

    镇台三宝——“玄黄鉴”,“天宪令”与“朝天刀”,皆是震慑四方的国器。

    然风云骤变,一场变故令天宪台元气大伤,玄黄鉴受损,朝天刀失踪,精锐更是死伤惨重。

    如今的天宪台偏居皇城角落,门庭冷清,麾下修士不足鼎盛之时一半。

    虽仍掌监察之责,却在各方势力夹缝中艰难求存,往昔威慑苍梧修士的锋芒,早已随岁月黯淡。

    “韩都监,属下已让兄弟们把福来客栈团团包围,即便是一只蚊子飞出来,也得丢了脑袋。”

    胡都头跑到韩牧司跟前,抱拳哈腰:“接下来怎么干,还请大人示下!”

    “胡都头,跟我进客栈,把白秋雨揪出来!”韩牧司翻身下马,带着胡都头踏入福来客栈。

    皇命难违,他身为沅州兵马都监,自当尽力办妥,否则密奏御前,别说下棋,脑袋都保不住!

    “都监大人,这深更半夜的,您大驾光临,是……是有什么吩咐?”客栈楼梯间,老掌柜提着裤脚,从二楼跑下来,笑脸相迎。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胡都头却箭步上前,揪住老掌柜肩膀,反手一巴掌扇过去,怒道:

    “你个老东西,明知白秋雨乃是朝堂罪犯,你竟敢大逆不道,窝藏罪犯,你就不怕我砍了你的脑袋么?”

    老掌柜半边脸霎时肿成了发面馒头,嘴角淌着血,却还佝偻着腰赔笑:“都头明察!小老儿有几个脑袋敢窝藏钦犯?借八个胆也不敢呐!”

    胡都头眼珠子一瞪:“有人亲眼见白秋雨藏在东三房!你还敢嘴硬?”

    掌柜腰弯得更低,几乎要趴在地上:“大人冤枉啊!那房里住的是对小夫妻,跟白秋雨八竿子打不着啊!”

    “哼!”

    见韩牧司微皱眉头,胡都头暗道:这老掌柜不像骗人,莫非报信人为赏银误报?

    一旁报信人跳出来,指着老掌柜怒喝:“大人,这老东西骗人!我亲眼见白秋雨在房内修行,他妹妹还拦着不让看,不信可问客栈住客!”

    韩牧司眉头一拧,喝断两人:“吵什么!去房里一看便知真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