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薄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苏小满是过年回家时,动了辞职回乡的念头。

    水谷村临近城郊,又是水谷镇驻地,近几年经济发展得不错。村里有山有水,空气清新,慢节奏的生活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短途旅行,特别是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再加上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建步道、搞花田,节庆活动也丰富起来,整个村子比从前热闹许多。

    陆陆续续地,村里开起了民宿、奶茶店,年轻人回来创业的也渐渐多了。

    春节结束后,苏小满回到上海,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决定辞去工作。几年的积蓄,足够支撑她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她决定趁这个机会,做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她原本就对咖啡感兴趣,平日里便对各种豆子、风味颇有研究。这次索性报了系统的咖啡课程,去学习手冲、拉花、风味调配,从头到尾扎实钻研一番。

    回村后,她选择把咖啡店开在奶奶的老宅,用的是西厢房。

    奶奶前几年去世后,老宅就空置下来了,但是父亲苏国良时常来收拾打扫,所以一直保持得很干净,没有一丝凋敝之象。院子里的葡萄树、石榴树都生机勃勃,连老磨盘都安安稳稳地留在原处。

    老宅的堂屋早年已经翻盖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只有西厢房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土坯结构。

    当初苏小满打算选西厢房做咖啡店的时候,苏国良不相信现在还有人会喜欢土坯房。没想到这居然成了咖啡店的特色,很多人专门奔着土坯房而来。

    “主打返璞归真,原汁原味。”苏小满笑着解释。苏国良只能摇头感慨,不懂现在的年轻人。

    西厢房虽然是个土坯房,但是宽敞明亮,面积也不小。做个小空间的咖啡店,绰绰有余。里面摆放了几张原木桌椅,还配了一个单人沙发和双人沙发。

    最特别的是,她特意在面向荷塘的一侧开了一扇大窗,让坐在店里的客人也能欣赏到外面的风景。

    水塘边的几棵大柳树下也摆了几张矮桌椅,供客人休憩。午后阳光斜洒,荷塘微波荡漾,坐在这里喝一杯咖啡,便是最惬意的时光。

    当时苏小满选择在奶奶老宅开咖啡店的时候,趁机把堂屋也按照自己的审美,重新装修了一下,把自己的物品都搬了过来。她工作这几年习惯了一个人住,不想再住在家里被爸妈唠叨。

    刚开始爸妈坚决反对苏小满单独出去住,最后苏小满答应三顿饭都回家吃饭,爸妈这才勉强同意。

    堂屋被苏小满隔成了两间,一间做客厅,一间做卧室。连续收了几天快递后,她一件件布置起来,慢慢让这个新居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味道了。

    下午,苏国良出差回来了。作为镇中心小学校长,他外出开了两天会。

    吃饭时,周慧珍跟苏国良聊起昨天咖啡店客人突然发病的事情。苏国良一直不理解女儿的选择,这件事又勾起了他的不满。

    苏国良蹙眉道:“沈修平是医科大学毕业,回来接手家里的中医馆,是正经工作。你呢,堂堂一个大学生,回来开店……”

    这套论调,苏小满已经听得耳朵长茧子了。她充耳不闻,又吃了两口饭,放下筷子,站起身来,说:“我吃饱了。”

    看着苏小满站起身来,呆呆已经摇着尾巴过来了。每天晚饭后,小满都会带呆呆出门遛弯。

    咖啡店晚上八点关门,但是一般晚上客人就很少了,小慧一个人看店就可以。

    苏小满背着手,呆呆一路跟着,走到咖啡店门前时,她跟小慧打了个招呼。

    夜风轻拂,荷塘旁边水汽氤氲,空气清新得沁人心脾。她停驻了一会儿,继续迈步向南大街走去。

    北大街车来车往,太喧闹。她还是喜欢南大街的安静,而且现在村子里都安装了路灯,正适合晚上散步。

    她不知不觉走到沈氏杏林堂门前,不经意往里瞟了一眼,沈修平却正好走了出来。他肩背挺直,整个人像从医馆的沉静光影中走出来的一道影子。

    两人在夜风中短暂对视,苏小满微笑着打了个招呼:“你还没下班啊。”

    他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