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西陲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朱富户却正愁得厉害,全因手里的田地,若走前没出手,可就要彻底失去价值了。

    新县令倒是想买,给得价还行,可陈家那老匹夫和韩家有仇,提前放话过来,只能按对方定好的高价卖。

    自己将来,还得在陈县令管辖的南河县生活,得罪这家人可不行。

    正惆怅间,突然听到家丁来报,朱富户顿时乐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竟有外商要前来买地,也不知哪来的傻子,这般旱情下,那些土地收来又能做什么。

    但当他见到人,却有些吃惊,没想到是位黑纱遮面,看不清容貌的女子。

    而交流过后,这位好色之徒,不禁心猿意马起来。

    因为此女的声音非常动听,配上那轻纱后黑白分明的眼眸,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美感。

    他心痒难耐,想要揪下那抹遮纱,看清女子的容貌。

    但很快,他便歇了这份心思,因为对方拿出了报酬??

    一颗晶莹剔透的琉璃珠。

    朱富户看到那颗被随意放到案上的琉璃珠,眯缝眼都瞪圆了。

    原因无他,这般透亮的品相,怕是王宫上供的稀宝。

    更何况,里面还镶有紫色的云浪纹,可见打造时的巧夺天工。

    而能拿出这般珍宝的女郎,又怎么会是普通富商。

    他连陈家都不想得罪,更不敢招惹这般身份成谜、目的不明的豪贵之女。

    咽下口水,当即脸上堆笑,叫下人把田契竹简拿上来。

    看过竹简上的字体,清月又提出买粮。

    朱富户心想反正老妻那还有,这些存粮卖了也行,正好回去时轻车简行,能少带些车马。

    检查过粟米质量,并根据粮袋数量,添了一颗玻璃珠作报酬。

    见她大手大脚的模样,男人擦把汗,小心收起两颗明珠,约好送她去陈富户那。

    到了另一家时,就受到些小小的阻碍。

    听她要田地和粮食,陈富户压下心底的贪婪,忍住没触碰琉璃珠,而是盯着人,突然问她贵姓。

    清月明白他的意思,知道是疑心自己与韩家有关,便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随即,她揭开黑纱,取下面纱口罩,向后靠在椅背上,眼神冷淡地回问:

    “你觉得,我姓什么?”

    陈富户已是半百岁数,还从未见过如此美貌的女子,当即愣神呆滞,半晌后,才赶忙低头致歉。

    他们王朝地处平西,国内风沙大,水土养出的都是彪悍之气,哪有这般肤若凝脂貌比仙子的绝色。

    再结合对方拿出的琉璃珠,可以断定,此女定来自精于营造的南国豪贵之家。

    是了,是他想多了,那韩家上下皆寒士,能在州府书院读得起书,已是倾家之财,刚准备谋个小官,就被迫接手了清泉县。

    若请得动这样品貌气度的贵女,拿得出这种稀世的宝珠,早就换来更好的前程了。

    至于贵女来此灾地置田养鸡,是不是幌子,是否想打造树立良善名声,为家世美貌添砖加瓦,就不是自己能猜度的了。

    总之,和这种目的未明又容貌极盛的人,能结下善缘最好。

    清月见陈富户变得愈加谦和,便知道这步棋走对了。

    越是贪婪的人,就越是多疑多思,会对遮掩不明的事态产生联想,从而在脑中不断“查漏补缺”,最终形成一整套“逻辑”。

    于是两人前往书房,与等得焦急的朱富户一起,共立了几份“永不回赎”的绝卖契。

    两富户彼此做中人,在田契卖粮书上,分别写下自己的名字,并按下手印。

    有了代笔人,清月只用在竹简上签字,压手印,十分省事。

    不过,要搬走留证的原田契,和那些粮食,就需要两富户再帮帮忙了。

    几箱田契竹简还好,搬到金马拉的罩车上就行,但粮食,得统一运送到黄土村里。

    清月被礼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