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54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王砺遂将此事暂放一边,专心处理昨日未结的卷宗。----------------------------------
另一边,因为无需等待推官登记案情,吴悦早已备好诉状,这节约了不少时间。她此刻正立于堂下,静待堂上吕瑞如阅毕诉状后问话。
吕瑞如刚一拿到诉状,先暗自赞叹这一手台阁体写得工整秀丽。他心下还琢磨着,也不知是哪位落榜士子代笔,就单凭这字迹,若再沉心苦读两年,来年赴考未必会名落孙山,何苦屈身做了替人写状的刀笔吏?继而静下心细读,不住点头,只见诉状体例严整:原告被告姓名籍贯、诉讼请求、事实经过及证据(契约、证人证言等)俱写得详尽明晰,末了还注明“有物证、人证可呈”。
然而读着读着,他脸色渐沉,指尖也泛起凉意,暗生悔意,如坐针毡。他已将诉状看完,虽说早猜到此事与自己相关,但若说牵连,恐怕满朝官员皆难置身事外。早知如此,何必贪看这热闹?本该等推官接案问询,自己何苦贸然传召人上堂?
事已至此,吕瑞如只得硬着头皮问堂下二人,朗声道:“谁是吴悦?谁是朱?妤?”
吴悦起身福了福礼,答:“小女便是吴悦,身旁这位是外甥女朱?妤。”
吕瑞如又问:“这诉状系何人所写?你当知,若为代笔,需由代写人署名担保内容属实。”
吴悦正色道:“回大人,正是小女亲自撰写。”
吕瑞如心中暗叹,果然如此,若没有几分才学胆识,这未满八岁的小娘子焉敢带外甥女闯开封府告状?
他接着问道:“你可知在室女不得独自诉讼,须由男性亲属代理方可?”
吴悦自然知晓律例。
朱?妤作为在室女,其男性亲属中,生父被羁押,幼弟未满周岁。祖父朱叙巴不得用孙女的婚姻换回儿子与御奉凭证,岂会替她出头告状?
至于大姐,朱?妤的生母,亦无法代女诉讼:若她出面,便等同于直接控诉公婆与他人合谋侵害女儿,此乃“以下犯上”,触犯“十恶”中的“不孝”罪。即便指控属实,依律仍可能判徒二年之刑。唯有当尊长犯下谋反、谋叛、谋大逆等重罪时,亲属告发方可免罪。然而朱叙身为祖父,依礼有权处置孙女婚嫁,并未触及上述重罪。因此吴丽娘面临两难境地:若告状,便是对丈夫见死不救,夫为妻纲,此等行为往重处说便是“恶逆”;若不告,便是放弃女儿
开封府作为京畿司法机构,向来对弱势女性诉讼采取“优先护弱”之策,官员甚至会绕过“代诉”旧制直接审案,严惩加害者以彰显公义。再者,大姐仍需在朱家存续,并非真的和离归家,若请外祖父母出面告状,岂不是将两家亲家的颜面公然踩在脚下?
至于兄长吴夏,他身为石介亲传弟子,作为男子,若卷入此案,其立场天生便比她这不能科考的女子更易招致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