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7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刘耘娘倒没有诓骗她们,吴父这一回来,没在家休息几日,便去新职位上报到了,并且还神神秘秘地对她说女儿有了大造化。

    他被升为了正六品的散指挥班指挥使。

    诸班直是宋朝禁军中的近卫核心部队,分为“班”(骑兵)和“直”(步兵)两类,具体包括殿前指挥使、内殿直、金枪班、御龙直、钧容直等十余个分支。

    吴父原来所在的龙卫就是骑兵部队,因此这次也被调至负责骑马护卫与仪仗的马军诸班,担任一支班的日常管理和作战指挥,即这个班的指挥使。

    而【散】指的是这是一只从禁军中精选武艺高强、体格健硕者充任,兼具仪仗队与战斗部队的双重功能的精英。其人数较少,仅有四百人,却与散员班、内殿直等共同构成殿前司的骑军核心。相较之下,【散】更侧重军事职能,而非单纯的仪仗或乐队角色。

    因此,能被选中并如此迅速地上任,可见曹俣和他身后的曹家这次确实出了大力气。

    曹家通常避嫌插手皇帝身边的近卫部队,不想被冠以窥伺圣驾,或是企图占据近卫要职以便日后发动叛乱、威胁仁宗。毕竟这是天子身边掌管安全的部队,天子安危全系于此。

    但是其实本来曹家就根本不想趟这摊浑水。

    曹皇后未有生育,手中也没有其他妃子的子嗣,即便将仁宗弄下去,对他们又有何益处?只要皇后之位不废,他们反而比旁人更期盼仁宗长命百岁。

    刚好仁宗本就不喜曹家插手宫禁事务,曹皇后倒也乐得清闲。

    因此,这散指挥班指挥使一职已空缺许久,仁宗一直为人选发愁。因该职位与其他班直不同,成员都是从禁军中选拔的武艺出众者,而非那些徒有其表的权贵子弟,故需要一位能镇得住场的老兵担纲。

    吴父的履历与军功本就十分匹配该职位。

    他出身西军骑兵,是参与过西夏之战并立下战功的军官。其人天赋异禀,力大无穷,能将十几斤的马刀耍得流畅自如。且身高达180厘米??北宋士兵的身高标准约为165至168厘米,因此在队列中鹤立鸡群。

    此前他一直想转任文阶,是为了儿子谋得国子监生员之位,才走动关系调任供备库副使。如今儿子争气,自行考中解元。而他在外这一年,深感朝中无人庇护,孤苦无依,外放为官更是步履维艰,极易被人构陷牺牲,因此紧急调整方向,重新奔着中央武官系统的晋升之路而去。

    如今儿子无需再入国子监或太学就读,若今年能考中进士,有他这个老父在天子身边任职,让天子对儿子留有印象,进而授予优渥官职,岂不更佳?

    打着如此算盘,吴父高高兴兴地去皇宫上班,虽然每隔三日就要有一晚夜班,精神委实有些不振,但是这么一个月下来,居然还精瘦了不少,又恢复成还在西北戍边时的体格。

    而今年那桩荒唐的孔举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