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一个破网站的数据就能出几千篇sci?(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老薛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多少年了,办事靠谱。”冯子轩倒了茶,用一次性纸杯给薛建国和罗浩各倒了一杯,“小罗,能放心。”

    “老薛,小罗是什么样我之前跟你说过,这项科研比较尖端,你得当点心。”

    薛建国脸上带着憨厚的笑,也没说话,嗯嗯嗯啊啊啊的应付着。

    这就是传说中的社会磕儿,好像说了什么,却又什么都没说,油滑到了骨子里面。

    仔细想,这位薛建国薛院长似乎很热情,但仔细回忆,他却又表现的骨子里很冷漠,又让人挑不出大毛病。

    罗浩觉得这位有些油滑,油腻,印象不是太好。

    但无所谓,冯子轩是帮自己,这份人情罗浩要接。

    薛建国拉住罗浩的手,力度不轻不重,上下动了三次后马上松手。

    流程很标准,热情却又有距离感。

    “老薛,别弄你那死样子。”冯子轩见状笑吟吟的说道,“小罗,老薛遇到陌生人就这样。以后熟了你就知道了,贼特么烦人的一个家伙。”

    罗浩笑笑。

    “害……这不是习惯了么。”薛建国终于开口说话,“罗教授,您别见怪,我家里穷,从小到大没任何人帮我一把,全靠着我自己运气好上来的。”

    “小罗,他运气是真好,你们坐下,我给小罗介绍一下。”

    薛建国表情略有古怪。

    罗浩好奇,捧着一次性纸杯,轻轻抿了一口。

    是普洱,上面泛着一层茶油,看样子至少是十年的陈普,冯处长这次是拿出好货来款待好友了,毫不藏私。

    “当年我们毕业,刚好赶上第一批不给分房,赶上刚要临床执业。从前的老人走老办法,不用考试,我们就得考试。”

    “那时候考试没现在这么难,通过率都不到50%。毕竟是第一年,谁都没什么想法,大家乱哄哄的抄一抄也就过去了。”

    “老薛第一年竟然没过去!你敢信?”

    面对这位薛建国薛院长,冯子轩的话也多了几分,明显能看出他和薛院长之间的关系匪浅。

    “的确,那时候想过容易,想过不去就难了。”罗浩颔首,微笑,“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呀!”冯子轩朗声道,“第二年,考试那天他发高烧,起不来床。第三年,他爷爷去世,又没考上。一来二去,也就耽搁下去了。

    老薛不擅长考试,加上越来越正规,题也越来越难,这货也不擅长考试,所以就一直没拿执业证。”

    医生,当年的本科生,竟然连执业证都没有!

    罗浩眯起眼睛,上下打量薛建国。

    这位也算是个人才。

    运气好的人值得关注,运气像他这么差,最后还能混出头的人,更值得关注。

    “后来管得严了,不让没有证的留在临床一线,老薛就去了医务科。他擅长的事儿是和人打交道,一顿五斤酒,还能混着喝,根本喝不多他。”

    “厉害!”罗浩真心实意的赞道。

    “害,就是肝脏消化酒精的酶比较多。多少有点特殊,没多厉害。”薛建国嘿嘿笑了。

    “去了医务科不到2年,老科长退休,当时还出了一件事。有患者投诉,老科长把警棍直接扔桌子上,跟患者家属说了一大堆威胁的话。”

    “!!!”罗浩一怔,随后哈哈笑道,“那时候真是粗犷,世纪初的时候都这样。我听说,还有人去医院收保护费,当时解决医疗纠纷的办法是各自找人,打一架。”

    薛建国一梗脖子,侧头看罗浩。

    这小伙子行啊,什么话都能接的上来。

    类似偏僻的八卦,别说是年轻人,哪怕是中年老主治怕是都不知道。

    “所以呢,医务科就成了烫手的山芋,老薛就当了副科长,代科长。有他在,医院的事情也渐渐正规了起来。后来变成正科,又赶上院里面一大堆同龄的副院长退休,他最后一个上去的。”

    这运气,真心不错,罗浩颔首。

    “这不是最近几年反腐么,院里面的院长和书记都病了,我估计是被吓的。牵连了其他人,就老薛穷嗖嗖的,现在已经坐二望一了。”

    “薛院长,真是厉害!”罗浩认认真真的赞了一句。

    “哪里哪里,我就是个普通人,一辈子小心谨慎的,加上运气好一点而已。说到真本事,我一点都没有。”薛建国客气道。

    “都是自己人,就别客气了。”冯子轩拦住,“说正经事,小罗这面撒出去一些ai机器人搜集相关数据、场景,有多少台?”

    说着,冯子轩看向罗浩。

    “78台。”罗浩回答道,“但省内比较少,除了我家医大一院外,只有长南人民医院有。”

    “得托底才行,这东西最好别离开你的视线。也不是有多金贵,毕竟是ai机器人,万一闯祸了,被自媒体爆出来,形成舆情的话接下来不好办。”

    “好。”薛建国沉吟后点了点头,他没有质疑冯子轩的话。

    “罗教授,您看我这面需要做什么?您尽管说,我肯定照做。”薛建国问道。

    “不用特意做什么,就在临床干活就行,不过各家医院的规矩不一样,需要有人带。您就把它当成一个实习生,它会自己录入各种场景,包括全院的病历,会自行筛出有问题的。”

    罗浩开始介绍,薛建国的脸色越来越认真,越来越凝重。

    他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先进的一个玩意。

    在薛建国看来,所谓科研就是闹着玩的,国家烧钱养活了下面一堆蛀虫。

    可没想到年轻的罗教授竟然来真的!

    等罗浩介绍完,薛建国沉声道,“罗教授,我看看。”

    见薛建国没客气,而是要先看“小孟”,罗浩对他的感觉有了些好的改变。

    叫庄嫣把另外一台“小孟”带来,罗浩给薛建国介绍。

    薛建国对此大为震惊,问了一些比较细致的问题,罗浩一一作答。

    “走,去吃口饭。”

    “不了。”薛建国直接拒绝,一看两人关系就不浅,“这好东西我得马上回去试一试。”

    “老薛,你准备交给谁?”冯子轩问。

    “交给谁?开玩笑!”薛建国右手握拳,“当然在我办公室里办公,监督全院病历,一旦有问题的话我可以马上知道。我想想,我回去捋一个流程,给罗教授。”

    简单说了几句,薛建国兴冲冲的带着“小孟”离开。

    “冯处长,您这同学挺务实啊。”罗浩称赞道。

    “当然,光凭着好运气是不够的。还得干活,领导把他当一把刀,他就得自己把自己磨快。Emmm快不快的不说,最起码得磨亮,让领导看见自己雪亮雪亮的。”

    “哈哈哈。”罗浩大笑。

    冯处长这个解释,的确犀利。

    “你不是常说这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么,老薛可不是,他就是舞台小了点。不过呢,地市级三甲医院能搭理的井井有条,我觉得屈才了。”

    ……

    ……

    薛建国带着“小孟”开车回医院,兴冲冲的让“小孟”坐下,开始和ai机器人聊起来。

    “小孟,我问你一件事。”薛建国并没有务正业,而是闲聊天。

    “薛院长,您讲。”

    “你会写论文么?”薛建国问道。

    “会。”“小孟”毫不犹豫的回答到,“普通的sci可以发表的那种我通过率比较高,但需要版面费。要是37分以上的顶级期刊,您是知道的,不是写出来的,是要和主编熟悉,他们那面能给过稿。”

    “和主编熟悉?”

    “欧美有欧美的人情世故,有些科学家回国后又出国,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人情世故在国内不好用。”“小孟”解释道,“但话说回来,我能写论文。”

    “哦,要不你试着写一篇我看看?”薛建国有些欣喜。

    “小孟”点了点头,打开电脑,登录中国数据库 CHARLS。

    “这是什么网站?”

    “由燕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燕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与燕京大学团委共同执行的跨学科纵向调查项目,旨在收集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高质量微观数据的网站。”

    “网站里的数据还算是不错,整合一下,润色,加上要发表刊物所在地的语言行为格式,就能写一篇论文。”

    薛建国目光闪烁。

    这也太牛逼了一些吧。

    一篇sci,简简单单的就能发表?他对“小孟”的话不置可否,静静的看着“小孟”在中国数据库 CHARLS里搜索,然后编辑。

    “小孟”的手法熟练,完全看不出来是机器人。

    如果知道,仔细分辨,多少能看出点端倪。但要是不知道,“小孟”在普通人的眼前就是个略有木讷的年轻医生。

    薛建国有些感慨,这也太厉害了。

    他是相信“小孟”能写论文的。

    Ai什么干不了?越早用上ai,就越早受益。至于那些抱残守缺的,最后肯定会被社会淘汰。

    跟不上时代就要被淘汰,这是铁律。至于是10年还是20年,那要看机缘。

    本身薛建国的水平极高,他只是不擅长考试而已,并不是蠢货。

    看了十几分钟,薛建国心中骇然。

    CHARLS数据库包含 2011~2020年数据,且不断更新,它覆盖 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包含 1.7万人数。

    它收集了中国 45岁及以上人群的数据,具备全国性、多学科性、纵向追踪性。

    小孟写的论文是基于老龄化数据系列的多中心研究——人群:CHARLS、HRS、ELSA。

    自变量:虚弱的变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